Tag: 2021

牧者心聲(2021.12.12)

【牧者心聲】何祐生宣教師

《旅愁》(續《送別》)

 

  上期《送別》主要提到2021年送別朋友的感受—「送別者」感受,今期《旅愁》嘗試站在「離別者」流落異鄉的角度,明白他們的感受,好讓我們顧念他們和關心他們。

  李叔同的《送別》,是以「送別者」的心情撰寫而成;日本作家犬童球溪的《旅愁》1 則剛好相反,以「離別者」的情懷描寫成詩:

西風起,秋漸深,秋容動客心。
獨自惆悵嘆飄零,寒光照孤影。
憶故土,思舊人,高堂念雙親。
鄉路迢迢何處尋,覺來歸夢新。

  《旅愁》提到的時令,如《送別》相仿—正是深秋初冬之時。《旅愁》作者起筆,就描述被天氣牽動了異鄉客的心情,「西風起,秋漸深,秋容動客心」。當然《旅愁》的主調就是要描寫「客心」;「客心」是怎樣的呢?是「惆悵」、「嘆」、「飄零」、「孤獨」,寥寥數字,已表明異鄉客內心感受,是何等的「愁」。作者進一步描繪異鄉客為何會「愁」!原因是「憶故土」、「思舊人」和「念雙親」。作者以九個字,精簡地描繪過客對自身文化、民族與親人的憶念。誠然,犬童球溪再將這「愁」寫得更「深」,讓讀者更體會這「愁」是「真愁」,「鄉路迢迢何處尋」表明異鄉客回鄉之路極之渺茫!與親友重聚之日難以預計。《旅愁》使讀者體會不能回歸鄉土的異鄉客的心情,《旅愁》沒有解釋流落異地的人為甚麼不能回鄉,可能是讓讀者有更闊的想像空間吧!

  中國也有異鄉客以「離別者」思念鄉土和親人的作品,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但最打動我2  的是李陵的《答蘇武書》3。李陵思鄉情也在深秋入冬之際:「胡地玄冰,邊土慘裂,但聞悲風蕭條之聲。涼秋九月,塞外草衰」。深秋異域中,李陵的「客心」是陷入極度之孤獨、愁苦與寂寞中:「身之窮困,獨坐愁苦。終日無睹,但見異類……舉目言笑,誰與為歡?……晨坐聽之,不覺淚下……與子別後,益復無聊」。再者《答蘇武書》同樣也表達了異鄉客對遠方親人的憶念「上念老母,臨年被戮;妻子無辜,并為鯨鯢」(李陵家屬因政治原因而無辜遇難)。《答蘇武書》提到李陵因政治的因素4  而不得回國:「相去萬里,人絕路殊。生為別世之人,死為異域之鬼。長與足下生死辭矣。」相對於《旅愁》的回歸故鄉,親人共聚,李陵的處境是更渺茫、更絕望!《答蘇武書》清楚表達了不能回家,是基於政治原因。李陵讓我明白到因政治原因而離開國家、家庭,永不能回歸者的心情。

  現今世界各地,不少人因政治或戰爭成為難民—異鄉客,如敘利亞難民有670萬、委內瑞拉有400萬、阿富汗有260萬、南蘇丹220萬、緬甸羅興亞110萬5……。這時北半球已入深秋或寒冬,不少難民,離開故土,旅居異域,成為「離別者」的難民,他們此時必定「憶故土,思舊人,高堂念雙親」。撰寫此文,目的是希望讀者明白「離別者」的「客心」,也期望觸動你對「離別者」的關懷、祈禱及捐助。

何祐生宣教師
2021年12月12日


1 《旅愁》原文為日文,上文為文言文翻譯,很明顯,譯者刻意以《送別》的格式為依據。《旅愁》是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美國音樂家J. P.奧德威的《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旅愁》也激發了李叔同創作《送別》。

2 仍記得在下班回家途中的巴士上,閱讀此文章,一邊看,一邊為這位二千多年前的戰士的遭遇所激動,潸然淚下。

3 李陵力戰而敗,被匈奴囚禁,期間與蘇武同為階下囚。但蘇武得漢帝救助回國,而李陵則因戰敗不死,被漢帝和朝廷看為貪生怕死之流,滅其家屬。《答蘇武書》是李陵為自己戰敗辯解和心情之佳作,閱者無不動容,此書已編入《古文觀止》,在文學上舉足輕重。

4 政治因素請閱《答蘇武書》全文,這文從簡不表。

5 參「聯合國難民署」定期發佈會訊及報告:
https://www.unhcr.org/hk/wp-content/uploads/sites/13/2021/10/2021-newletter-issue-2.pdf

 

合一堂馬鞍山堂簡史

合一堂馬鞍山堂簡史

一、建堂歷程:

  本堂歷史迄今24載。溯本追源,1843年倫敦傳道會傳教士理雅各牧師將馬六甲開辦之英華書院(1818年創立)遷港,繼續辦學及傳道,後成立華人自理會,之後建立道濟會堂;1926年在般含道的新堂建成後選名為「合一堂」。合一堂在1957年及1984年先後建立九龍堂及北角堂。至1987年,九龍堂為配合30週年堂慶,成立小組研究在沙田區發展事工。當時九龍堂有50多個家庭居於沙田,而該區將發展為人口眾多之新市鎮,是一片廣大的福音禾場。1992年8月獲政府批出馬鞍山鞍誠街地段為興建新堂校之用。兩年後堂代表會決議籌募8,000萬元(包括補地價4,545萬元、建築費及裝修費約3,500萬元),並隨即組織籌建新界堂校委員會,由主席單家傳執事領導成立了籌募部、建築部、財務部及宣傳部,積極募捐及籌建事宜。

  馬鞍山堂落成前,自1994年初起每主日下午借用馬鞍山馮堯敬紀念中學舉行聚會,又租用新港城C座一單位作聯絡處及小組活動地方,並於1995及1996年暑期舉辦短宣運動及福音運動,信主人數日增。1997年3月30日於九龍堂舉行差遣禮,正式差派九龍堂24位教友委身入馬鞍山植堂,與主任牧師聯同全體教牧同工和香港堂,九龍堂,北角堂義工及區內弟兄姊妹同心拓展福音事工。

  新堂校於1996年4月21日舉行動土禮,1997年6月29日舉行奠基禮,同年9月幼稚園校舍落成開課,命名為合一堂單家傳紀念幼稚園;於翌年並得社會福利署批准增辦幼兒園。教會辦事處及宿舍大樓則命名為合一堂李孔氏紀念大樓。教會主日上午聚會則由馮堯敬紀念中學遷回新堂副堂(即幼稚園禮堂)舉行;並開設主日學、青少年團契及婦女小組等。初期遷入新堂時在副堂舉行主日崇拜,至1997年12月7日新堂舉行啟用感恩禮後,開始在大禮堂崇拜。

二、歷任堂主任/顧問牧師:

胡丙杰牧師:本堂由籌建(1987年)與開始聚會(1994年)至成立堂會(2000年)皆由胡丙杰主任牧師負責兼顧及策劃。

余英嶽牧師:於1998年3月至1999年5月曾由香港堂主任余英嶽牧師兼任堂主任職。

黃常教牧師:由2000年10月16日至2005年11月底榮休止擔任堂主任職。

李信堅牧師:於2005年12月到任,由2006年1月起擔任堂主任職,事奉直至2015年8月底榮休。

李應新牧師:於2015年8月3日到任,由2015年9月起擔任堂主任職,事奉直至2017年7月底離任。

陸 輝牧師:於2017年8月起擔任本堂義務顧問牧師職。

蕭仲駒牧師:於2020年10月起擔任本堂堂主任職。

三、教會現況:

崇拜:於2007年12月9日開始,主日上午設有早堂、午堂成人崇拜;現亦設有青少年崇拜及兒童聚會:「與主同行」。

主日學:本堂主日學於10時至11時進行,現有長者主日學、成人主日學、中學級主日學及兒童聚會:「與主同行」。

團契:本堂現有13個團契(未計算其他小組),分別在禮拜五、禮拜六及主日舉行,供少年至長者的信徒及朋友參加。

四、組織:

  馬鞍山堂於2000年1月正式成立堂會,至2006年開始堂會男女值理各20位協助工作,並在堂會下設立9個部門。為配合合一堂教會新典章中提出各單位堂需要實踐5項基要事工──福音及外展、信徒培育、肢體生活、禮讚及靈命操練和堂務行政,所以本堂也於2010年開始,將本堂原來之9個部門綜合成為5部,即:崇拜及靈修部、福音及外展部、相交及關顧部、信徒培育部、堂務行政部,除規定所有堂會值理必須成為最少一個部門之成員外,又選派執事關顧各部事工,與教牧同工之牧養工作配搭,以結合各人之力量,在不同的部門崗位上一同事奉上帝。

五、牧養理念:

  建基於教會的5個部門,堂會需努力去實踐教會的五大職事,即:崇拜、團契、教導/宣講、傳道/宣教、服務/見證。教會應當以「崇拜上主」為中心,然後藉著教會所提供「團契生活」與「教導生活」的內聚力來建立信徒,使能得以成長;進而鼓勵信徒領受「服務/見證」和「傳道/宣教」的召命,進入社會中見證上主,廣傳福音。

 

牧者心聲(2021.11.28)

【牧者分享】蕭仲駒牧師

由謙卑到從主裡得能力

  能力[希臘文:ἱκανός] 是指人的能力,字義是一些東西足夠或夠大。1  哥林多後書3:4-5寫道「我們因基督,所以在上帝面前才有這樣的信心。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甚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上帝。」保羅認為自己本不算得甚麼,他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承擔任何事情,他的能力的源頭是從上帝而來。

  「能力」一詞又有「不配」的意思。例如施洗約翰所說的「……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馬太福音 3:11),迦百農的百夫長說「耶穌就和他們同去。離那家不遠,百夫長託幾個朋友去見耶穌,對他說:「主啊!不要勞動;因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我也自以為不配去見你,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路加福音 7:6-7)。他們口中的「不配」與「不敢當」為同一個字 ——「能力」(ἱκανός)。

  自小就有自卑的想法,因為家中排行最小,哥哥和姐姐們都比我大很多,自覺能力不足,讀書不及他們成績,玩遊戲未能掌握玩法,甚至曾對自己的智商能力起了懷疑,問媽媽我要否入特殊學校讀書。一次中學的福音佈道會中,因耶穌的比喻浪子回頭故事,令我生命得重生,深深記住天父看我們為寶貴。我只能說是主建立了我。我深深地經歷到是天父的看顧和幫助,身邊不時有天使扶持鼓勵我,經歷過幾番波折,使我的負面自卑感心態慢慢調節,令我有能力向前行。而心靈上仍然大大地倚靠主,存著謙卑的心,去接受挑戰與承擔。

  我們有的能力是從天父而來。在東京奧運奪得兩面銀牌的游泳選手何詩蓓,她分享說天父給每個人的才能也不同,因此不要總將自己與別人比較。反倒善用天父給予的才能。另外,她提醒各人不要輕易放棄,要為自己訂立目標,縱然未必一下子能成功達標,但要相信必定會有相應收獲。2  她自己也曾走過壓力和情緒低谷。她小時候有媽媽陪伴禱告,使她遇到困難時都會向主交託。她亦鼓勵大家遇到困難時要冷靜,並且找身邊人幫忙或一起禱告。3  當她面對記者訪問時,她直言佳績全靠「八成心態、兩成體能」,她所指的是她在美國密芝根大學苦練五年,通過自我檢討、泳隊常作出賽檢視技術和戰術表現,並強調團隊意識,隊友互相鼓勵,加上心理調整,結果成功助她實力突飛猛進。4

  我們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主的靈,方能成事(撒迦利亞書 4:6)。讓我們的心態存著謙卑和倚靠主的態度,在基督裡得著能力。讓主作導航,讓主鞭策,在群體生活中互相勉勵扶持,彼此代禱。願榮耀歸給主。誠心所願。

吳家聰宣教師
2021年9月19日


韋德信:《默想新約希臘文365》(香港:漢語聖經協會,2016年),頁17。

陳昫賢:〈何詩蓓東京奧運後到天主教堂分享 勉努力必有相應收穫〉,《時代論壇》第1774期,2021年8月24日。

申文介:〈何詩蓓李慧詩奧運後分享信仰〉,《時代論壇》第1773期,2021年8月20日。

《 星島日報》記者:〈心理質責決勝 何詩蓓雙銀壯舉〉,《 星島日報》,2021年7月31日。

 

代禱事項(2021年11月28日至12月5日)

  • 禮拜日:宣教
  • 禮拜一:世界、社會
  • 禮拜二:肢體需要
  • 禮拜三:教會事工
  • 禮拜四:肢體需要
  • 禮拜五:個人
  • 禮拜六:主題事工

代禱事項(2021年11月21日至11月27日)

  • 禮拜日:宣教
    1. 為海外及本地的差傳機構祈禱,求主恩領各機構領袖能有智慧按着時局、主賜的異象,制定合宜的差傳策略,讓更多人認識主耶穌。
  • 禮拜一:世界、社會
    1. 為中美即將舉行視像會議討論貿易、政治等議題祈禱,願主憐憫兩國領袖能以自身利益及以世界整體局勢的發展作決策的考量。
    2. 疫情在歐洲出現反彈,願主憐憫各國醫護人員身心有力量應對急速的醫療需要,又願各國政府能有智慧作出應變,使疫情早日受控。
  • 禮拜二:肢體需要
    1. 為梁弟兄一家四口能盡快適應英國倫敦的生活祈禱。
    2. 許弟弟(雅歌團契許弟兄和黃姊妹之兒子)被診斷左膝有骨腫瘤,求主引領及賜平安,讓醫生給予準確診斷和合適治療,減少許弟弟的痛楚。
    3. 感謝主,張姊妹已出院回家,請為姊妹手術後身體有好的恢復及傷口有好的癒合祈禱。
  • 禮拜三:教會事工
    1. 為新一年堂會各部事工的策劃祈禱,願主加能賜力給各部領袖能按着各部的功能、異象作出適合及具體的決定,使主的教會得以建立。
    2. 為12月堂慶祈禱,願主保守各樣安排能順利,賜恩堂慶一切的活動能引領眾兄姊一同感恩,並回應主的恩惠。
  • 禮拜四:肢體需要
    1. 為正接受治療的兄姊,包括羅弟兄、李姊妹及何姊妹等兄姊祈禱,願主施恩他們的身心,醫治並扶助他們面對期間的不適,並加力量給他們的家人照顧。
    2. 為吳女士(教友曾弟兄之母親)的後事及梁姊妹(教友梁弟兄之母親)的安息禮祈禱,願主保守各事宜能順利進行,親友能得到安慰祈禱。
    3. 劉姊妹血壓偏高,身體常感不適,影響心情,願主扶助姊妹的身心及加力量給家人照顅。
  • 禮拜五:個人
    1. 願主幫助我渴慕主,願意常常禱告,在禱告中與主親近、同行,心靈更輕省,更有力行主的道。
  • 禮拜六:主題事工
    1. 為堂會青少年、職青及夫婦團契的牧養及發展祈禱,願主恩領眾牧職團隊及導師能同心尋求及辨別主的引領,一同建立神的群羊。

牧者心聲(2021.11.21)

【牧者心聲】鄭海傑宣教師 怨言拆解專家   上個主日我懷著非常不捨的心情去送別加拉太團契的一個家庭。記得10月 …

繼續閱讀

主任牧師的話(第十五期)

許開明牧師
許開明牧師

今早起床,我先在長長的祝齡樓露台做些柔軟體操,然後踱步,沉思默想,悠然自得;今天是景色怡人的一天,陽光普照,秋高氣爽,微風習習,帶點深秋的涼意,終於告別30度的酷熱了,叫人感到非常舒服,這是美好的一天,心中充滿感恩,哈利路亞!

踏進十一月,是教會感恩的月份。本月第四主日是謝恩節主日崇拜,對基督徒來說,究竟感恩有甚麼意義呢?確實這意義十分之重要,為的是要提醒眾信徒要為過去一年上主所賜之豐盛恩典獻上感恩的祭。我非常喜歡普頌第34 首「生命之神歌」:歌詞如下:「生命之神,經過漫漫長年,我信靠祢;過去時光,經歷希望憂艱,主手扶持,每過一天,晨曦之幕揭開,主恩主德,永不落空失敗。」

回顧今年,本堂有下列幾件值得感恩的事:

一、為疫境下,能夠繼續舉行主日崇拜而感恩

踏進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反覆不定。基於頒佈限聚令下,今年各堂之主日崇拜大部份均轉為直播,一切實體聚會及會議均處於停頓,並須改以 Zoom 視頻方式進行。感謝主,今年四月復活節後,疫情開始穩定,宗教聚會放寬人數限制至場地可容納人數的三成,進而再伸展至一半。為此,各堂主日崇拜亦逐步從網上直播轉回現場實體的聚會。與此同時教會仍有很多會議繼續以Zoom視頻形式進行,直至7月後才逐漸轉為實體。面對此疫境,主任牧師與各職級同工在策劃事工之際,均需事前作全面詳細考量,除與主內弟兄姊妹同心抗疫,共渡時艱,同時也漸漸加深彼此之間的關係。各單位堂除關注主內弟兄姊妹外,亦有關顧該堂附近的居民及其他弱小群眾,若得知有需要,亦即施以援手。由此就在不知不覺間開展了關愛社區的服務。大體而言,現時四堂參加主日崇拜人數已回復接近以往實體崇拜人數。執筆時,各堂主日崇拜大多以實體及線上直播雙線進行,雖則這種雙線形式主日崇拜廣受歡迎,人數有增無減,然而,我們也需好好反思,沒有現場實體感的崇拜,是真的好嗎?對我個人來說,上主臨在現場和實體中,是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的真義,真正的崇拜需要有現場感!

二、為教會六大關注的事工順利的推展而感恩

為要有效推動教會六大關注的事工,主任牧師今年繼續於「合一週刊」及各單位堂網站內每月刊登一則〈主任牧師的話〉,並於各堂每月聖餐崇拜報告時段,分享與教會六大有關的簡短資訊,鼓勵弟兄姊妹落實支援和參與。今年各教牧團隊也按著該堂所擁有的獨特情況和需要,並參考教會整體六大關注的年度重點:延續上年的事工重點「信仰與社會的結合」,自行製定單位堂之年度主題,以致四單位堂均開展及注重關愛鄰舍與服務坊眾的事工。除此之外,本年度也開始注重探討以「恩賜為本」的事奉,可能部份弟兄姊妹對此項比較陌生,但這卻是相當重要的一項。故此,善用恩賜,建立教會也成為年度探討重點,並構思這主題。

今年邀得「證主」副總幹事 (培訓) 呂慶雄博士於九月二十六日主日下午在九龍堂舉行之2021年教友進修會和大家分享「從善用恩賜至建立教會」的信息,各人得益良多。當日各堂參加者也聚集一堂共同探討「恩賜為本的事奉」,藉此激勵弟兄姊妹「發現」,「發展」及「發揮」恩賜,使本堂成為健康教會。

三、為教會六大關注的事工順利的推展而感恩

由於疫症逐漸受控及放寬限聚令,各堂於四月後開始實體崇拜,因此教會奉獻收入亦相應增加。感謝主,今年教會大部份事工未因疫情反覆而受到太大的影響。教會因應近年事工發展的需要,先後增聘三位年青的教牧同工,另華富中心也增加人手,設有中心主任及活動幹事等,以致教會支出相應增多。本年度全堂經常費預算支銷約為二千七百五十餘萬元,估計預算不敷為一百五十餘萬元。然而,在各堂修葺上仍有超過九百四十餘萬元仍未計算在其內,當中包括香港堂教堂修葺約三百萬、九龍堂五十餘萬元;北角堂全堂大維修工程,餘款約七十萬元;馬鞍山堂防水修葺約五百二十餘萬元;以上各項實需大家為此懇切禱告。我們特此鼓勵弟兄姊妹繼續在金錢奉獻上努力,祈求上主使合一堂的聖工在困難中得以拓展,好讓我們得著上主更多恩典,為主作更大更多的工;並願大家在疫情反覆不定之下,常常謹記保羅的教導:「要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誠心所願。

(2021年11月)

 

代禱事項(2021年11月14日至11月20日)

  • 禮拜日:宣教
    1. 為海外及本地的差傳機構祈禱,求主恩領各機構領袖能有智慧按着時局、主賜的異象,制定合宜的差傳策略,讓更多人認識主耶穌。
  • 禮拜一:世界、社會
    1. 為中美即將舉行視像會議討論貿易、政治等議題祈禱,願主憐憫兩國領袖能以自身利益及以世界整體局勢的發展作決策的考量。
    2. 疫情在歐洲出現反彈,願主憐憫各國醫護人員身心有力量應對急速的醫療需要,又願各國政府能有智慧作出應變,使疫情早日受控。
  • 禮拜二:肢體需要
    1. 為梁弟兄一家四口能盡快適應英國倫敦的生活祈禱。
    2. 許弟弟(雅歌團契許弟兄和黃姊妹之兒子)被診斷左膝有骨腫瘤,求主引領及賜平安,讓醫生給予準確診斷和合適治療,減少許弟弟的痛楚。
    3. 感謝主,張姊妹已出院回家,請為姊妹手術後身體有好的恢復及傷口有好的癒合祈禱。
  • 禮拜三:教會事工
    1. 為新一年堂會各部事工的策劃祈禱,願主加能賜力給各部領袖能按着各部的功能、異象作出適合及具體的決定,使主的教會得以建立。
    2. 為12月堂慶祈禱,願主保守各樣安排能順利,賜恩堂慶一切的活動能引領眾兄姊一同感恩,並回應主的恩惠。
  • 禮拜四:肢體需要
    1. 為正接受治療的兄姊,包括羅弟兄、李姊妹及何姊妹等兄姊祈禱,願主施恩他們的身心,醫治並扶助他們面對期間的不適,並加力量給他們的家人照顧。
    2. 為吳女士(教友曾弟兄之母親)的後事及梁姊妹(教友梁弟兄之母親)的安息禮祈禱,願主保守各事宜能順利進行,親友能得到安慰祈禱。
    3. 劉姊妹血壓偏高,身體常感不適,影響心情,願主扶助姊妹的身心及加力量給家人照顅。
  • 禮拜五:個人
    1. 願主幫助我渴慕主,願意常常禱告,在禱告中與主親近、同行,心靈更輕省,更有力行主的道。
  • 禮拜六:主題事工
    1. 為堂會青少年、職青及夫婦團契的牧養及發展祈禱,願主恩領眾牧職團隊及導師能同心尋求及辨別主的引領,一同建立神的群羊。

牧者心聲(2021.11.14)

【牧者心聲】萬家諭宣教師

去年十二月發現兩隻倖存的小貓

  小貓已經一歲了!去年葵涌全完堂與其合作的堂校,在校園內發現了數具小貓的屍體,幸好還有同胎的兩隻小貓倖存,為免小貓誤食毒物,於是葵涌全完堂和學校便開始照顧牠們。

  大家都沒有放養動物的經驗,所以教會初時只在辦公室門前放下貓糧和一些紙箱,讓小貓在冬天有個避寒的地方,又不愁糧食,豈料貓糧惹來了一群螞蟻。我想起兒時在外婆家中看過的「激死蟻」1,便提議在貓糧的碗下放淺淺的一盆水。果然螞蟻無法接近貓糧,慢慢再沒有看見螞蟻在貓糧附近聚集。

小貓已經長大
(攝於葵涌全完堂辦公室)

  當有難題的時候,尤其近年獨居生活,沒有家人照應的時候,便會回想起外婆生前充滿古老智慧的生活習慣和教導。主若願意,我也希望可以為後代留下一言半語的提醒,讓他們日常生活容易一點。

  猶太群體幾經苦難及迫害,藉著在節日紀念活動中將生活配合禮儀,將信仰和訓誨傳承。到新約時代,教會是使徒所傳的,不單在乎於教會本身的正統性,更是保存了教會純正的教導。使徒與耶穌基督一同生活過,知道耶穌生活習慣和教導,透過聖經和口傳教導在教會中流傳,便成為今天我們在教會中的學習。2

  昔日先賢領受了使徒所傳的教導,加上聖靈時刻的提醒和引導,作出了回應時代與處境的行動,造就今天的教會,也造就今天的合一堂馬鞍山堂。今天我們是如何看待先賢的作為呢?當我們在本主日崇拜同誦啟應文時,我們能否誠心唸出「水源木本,永不能忘」呢?我們如何能夠「步武先賢腳踪,為主所用」呢?我們又為後人樹立一個怎樣的榜樣呢?

  求主教導我們,願感動眾使徒及歷代先聖先賢的聖靈,時刻引導我們。

萬家諭宣教師


1 「激死蟻」是一個在瓶口外圍有一道儲水坑的器皿,螞蟻若要進入瓶內,必先經過坑中的水,便可阻止螞蟻接觸瓶內食物。
2 有宗派以主教相傳來傳承教會教導。

 

代禱事項(2021年11月7日至11月13日)

  • 禮拜日:宣教
    1. 尼日利亞:願主的平安臨到被斬首的西拉斯牧師的一家和朋友,堅固因受逼迫而感到氣餒的信徒,又願主軟化極端分子對福音的態度,引領他們悔改歸主。
  • 禮拜一:世界、社會
  • 禮拜二:肢體需要
  • 禮拜三:教會事工
  • 禮拜四:肢體需要
  • 禮拜五:個人
  • 禮拜六:主題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