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最新消息

聖誕崇拜-2021.12.25

聖誕日崇拜

 


 

[ 大 堂 崇 拜 ]

時間:

• 上午 11:00 (合堂:現場及網上同步進行)

題旨:接待基督的福氣
經文:約翰福音 1:1-14
講員:何祐生宣教師






 

牧者心聲(2024.07.14)

【牧者分享】萬家諭宣教師

同行‧同道

  

幾天後就是中學文憑考試(DSE)放榜的日子,正要執筆的時候還在猶豫是否應該寫這個話題,恐怕令應屆考生壓力百上加斤,相信不少DSE考生身邊的人都有這份憂慮。如有引導或提醒的需要,同行者就更難為,若不是關係良好、情緒穩定,可能會弄巧反拙。

近來YouTube頻道「試當真」有一電影上映——《公開試當真》,紀錄了他們團隊與DSE考生同行的過程和反省。雖然我未看電影,但之前已經看過YouTube版的影片。雖說與DSE考生同行,但其實團隊自身可能才是最大得著的。他們從考生身上看見以前的自己,重新發現並面對以往的傷痛,又由同行者角色中反省自己與考生的關係。本應陪伴別人,豈料陪伴了自己。這不是錯的,而且是更應如此。

「……我們的心靈早已為個人需求、憂慮和張力充塞,這些東西教我們不能放下自己而去關注他人。」1 盧雲神父提醒我們治療別人之前,要倒空自己的心靈,先經歷上帝的愛,才有空間盛載他者。「人的退隱是個非常痛苦和寂寞的過程,因為這過程逼使我們直接面對個人光景,不管好醜也得接納。當我們不怕進入自己的中心……在自己心火的中心找著生命下錨的地方,就能讓他人進入為他們而設的空間」2

身為別人的同行者,似乎上帝藉我們造就他人,其實是上帝藉別人釋放我們。讓我們有機會面對內心,不再受自我所束縛,生命得著自由。所以,與其說自己是別人的同行者,倒不如說大家都在同一條道路上行走。

早前跟神學院老師飲茶,雖然是因為商談合作而聚首,但其實更似聚舊。他說起自己母校先賢從主領受異象,他的老師引導他去推動和實踐,現在他再傳遞及培育其他人繼續前行,其後便說了一句「謝謝!」。原來我們的合作除了是老師對學生的支持,也是老師對自己的召命的回應。

我才明白神學畢業時,老師們總強調「現在大家跟我們(在崇基畢業的老師)一樣,都是校友。」,其實意思即是「我們是同道。」,比起輩份和經驗,主的道是更值得我們專注的。提醒我們不應分前後、高低,當要專注在上主的道路上一同服侍。

DSE放榜在即,願我們都有著這份胸襟和謙卑,與我們的家人、學生和弟兄姊妹彼此扶持,求主幫助我們。

萬家諭宣教師


 

牧者心聲(2024.6.23)

【牧者心聲】王麗敏宣教師

為何對社區服侍產生抱負?【上集】

  

為何對社區服侍產生抱負?那便要從宣教士的故事說起。

當時還剛信主的我,導師便把一小本宣教士的傳記交在我手上讓我讀。當我讀後便萌生對宣教的興趣,而且心裡火熱,內心渴望能像宣教士一樣經歷神奇妙的作為。當時讀的第一本傳記是一位從愛爾蘭往印度宣教的賈艾梅(Amy Carmichael,1867年12月16日至1951年1月18日),賈艾梅宣教士年輕時,就被神感動跨越遠方,曾走到日本,再到印度宣教。在她一生經歷,能看到上帝如何愛她,應允她每一個禱告。不過,有一個禱告,上帝總沒有答允,就是她自小希望自己的眼珠能像媽媽一樣是藍色的,因為她的眼珠是棕色的。當她到印度宣教後,她才明白她的不一樣是上帝的計劃,她的眼珠成為她的保護色,能裝扮成印度人搶救一個又一個神所愛的小生命,這些小生命來自當時貧民區的小女孩。她們面對的危險是會被人抱到廟裡嫁給那些神明並成為廟妓。賈艾梅不甘心她們被如此對待,當時她常常抓緊神的說話,祈禱神能如聖經裡面的故事幫助她,出手拯救眾多的孩童。她雖經歷許多艱難,但同時經歷神奇妙的作為。而作為讀者的我,心被激勵,總是渴望我也能像賈艾梅一樣,靠著神的說話行每一步,能與上帝有緊密的關係,並幫助那些困苦的人。

後來,我再閱讀過其他宣教士、牧師的書籍,如戴德生、馬丁路德金等。發現他們一生的工作總離不開禱告與社區上的服侍及對社會的關注,就如賈艾梅不斷在印度貧民區遊走,用行動搶救、關懷每一個小孩,成為過百位小孩的母親;而從英國到內地的宣教士戴德生,他雖出生自小康之家,卻在前往中國宣教之前,刻意要先學習倚靠主,在英國搬到貧民區操練簡樸的生活,一邊裝備學醫,一邊服侍貧窮的鄰舍。當時的宣教士常在社區中服侍,他們不單止關注屬靈生命,也關注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從他們的工作與經歷,我心裡就相信,我們必須靠著禱告行事,而且若要真的幫助貧窮人,不能只讓他們成為長期被幫助的一位,而是讓他們能成為有尊嚴和能幫助人的人。我還記得當時我小時候接觸的貧窮人,常透過欺騙來找到飯吃,我覺得很難過,因為他們總被人厭棄,而我是其中一員,曾經討厭他們,但上帝卻讓我看到故事的另一面。所以我曾對自己說,部分也曾跟導師說︰「我要起一個廠,讓貧窮的人能自力更新,讓他們能在工作中找到自己,並且認識上帝,讓他們有機會學習行正路。」

想起年少的我,也覺得想得有點遙遠。雖然我未有走上宣教路,但感恩上帝一直讓我經歷祂的奇妙,祂話語的真實,也繼續帶領我看見社區服侍的重要……

相信上帝也帶領眾弟兄姊妹經歷祂的奇妙,並且已把福音託付我們。願我們都切慕主的話語,實踐祂旨意,願眾人都看見上帝的美善。

王麗敏宣教師

 

牧者心聲(2024.6.16)

【牧者心聲】劉瑞龍執事

信仰傳承的訓示與責任

  

我自幼便很喜愛唱歌,長大後成為基督徒並在教會成長,加入詩班的事奉,太太後來也加入。因我們兩個都希望孩子喜愛音樂和唱歌,當兒子還在母腹中,太太便刻意多聽悠揚的音樂。當兒子仍在襁褓,太太恢復詩班練習的時候便帶著兒子在身旁。感恩他們都能安靜地在嬰兒車聽著,並不會因詩班歌聲的聲量或突然的變化弄哭他們。在他們年幼的時候,我們便培養他們學音樂和彈琴。這些刻意的栽培也造就兩個兒子現在真的喜愛音樂和唱歌。他們自小加入鞍少,得到天父的恩賜都擁有絕對音高(Absolute pitch),現在一家人都在詩班事奉。真美好和感恩!

最近參加了一個由建道神學院開辦的網上課程,科目是【箴言】,其中一課謝慧兒博士講解箴言4章1-6節:

「1.孩子們,要聽父親的訓誨,留心明白道理。2.因我給你們好的教導,不可離棄我的教誨。3.當我在父親面前還是小孩,是母親獨一嬌兒的時候,4.他教導我說:「你的心要持守我的話,遵守我的命令,你就會存活。5.要獲得智慧,要獲得聰明,不可忘記,也不可偏離我口中的言語。6.不可離棄智慧,智慧就庇護你,要愛她,她就保護你。」

當聽說到第3-5節,那一刻我有一種震撼的感動和提醒。我在想,倘若有一天,蒙上帝賜福,我的兒子也建立家庭並有了孩子,而當他教導他的兒女的時候跟他說:「現在我跟你說的,是當我年幼的時候我的父親這樣教導我的……你要尋求智慧並遵行上帝的說話……」這是一幅多麼動人的畫面!

及後我反省,作為父親,我有否用心栽培兒子喜愛和研讀上帝的話語,自己有否以身作則言教身教。我想到他們自幼上主日學,參加兒童崇拜,在團契成長,得到眾多導師的教導、栽培,我深深感謝導師們的付出。但我知道身為父親也責無旁貸,無論我過去做了多少,我仍要繼續努力,要更有智慧地影響他們;自己也要竭力追求,不能懈怠。這份信仰傳承的感動和提醒,不僅適用於父母親與兒女的關係,也適用於導師與學生、年長與晚輩的關係。

願我們都有一份愛護下一代的心,傳承我們的信仰和智慧,培育他們成為愛慕神話語又竭力遵行的人。

劉瑞龍執事

 

牧者心聲(2024.5.26)

【牧者分享】萬家諭宣教師

〈三位一體〉(The Trinity

  

之前我們約有半年時間重溫耶穌基督的生平,由期待祂的降生、出生、在地上工作,直到受難、復活、升天。讓我們從耶穌的生平,認識上帝道成肉身對我們的意義。可能因為重溫耶穌的生平佔了教會年曆一半,以致我們往往把信仰的焦點只放在耶穌身上。然而,其實三位一體的上帝於祂對我們救贖計劃,聖父、聖子、聖靈,缺一不可。

早前到一間美術館逛逛,美術館依時期來展覽西洋畫作的複製品,由古代到現代。本來只是旨在跟家人有好好相處的時間,對美術館的內容沒帶著期望,但一走進中世紀的展區,就不想離開了,因為展區內有約一百件聖像畫及教堂壁畫。The Trinity

其中一件就是〈三位一體〉(The Trinity),是十五世紀的一幅聖像畫,是修士為謝爾蓋聖三一修道院所畫的。畫中左邊是聖父上帝,中間是聖子基督,右邊是聖靈。聖像畫被稱為「窮人的聖經」,是幫助未能讀聖經的人(一般是不識字的窮人)去了解聖經的故事和教義。這幅〈三位一體〉不單止是描述「三位一體」的教義,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聖經故事的理解。

大家有沒有好奇為何畫中聖父、聖子、聖靈要圍著一張桌子呢?其實〈三位一體〉是取材於創世記第十八章亞伯拉罕接待三人的情景。在經文之中,亞伯拉罕殷勤接待客旅,上帝對亞伯拉罕和撒拉得兒子的應許也由這三人口中而出。本是接待客旅,豈料接待了上帝,或許就是作者對聖經故事的理解吧。

改變亞伯拉罕生命的計劃不止是聖父、聖子或聖靈其中一位的想法,而是屬於三一上帝整體的事情。同樣,主對我們救贖和看顧保守,也是出三一上帝的。

我們踏入聖靈降臨期,要把上帝所教導我們的實踐出來。本主日是這個節期的第一個主日,即三一主日,提醒我們在實踐信仰的第一步,就是要緊記我們敬拜的是三位一體的上帝。聖子和聖父、聖靈,惟一上帝,一同永生,一同掌權,永世無盡。

萬家諭宣教師



 

牧者心聲(2024.5.12)

【牧者心聲】劉紹雄執事

所需之糧 今日賜我

  

今年大齋期教會鼓勵肢體參與「清掃神家,潔淨我靈」活動,藉清潔的服侍,作生命的反省。參與活動之後,不少肢體都表達感受良多:有説日常在教堂聚會活動,覺得地方頗為整潔,清潔行動時看見清抹後的水變得漆黑,才醒覺勤加打掃的必要;老練的弟兄姊妹更直接了當地説,自己要和家人、同事、朋友、主內肢體改善彼此關係,或者在一些需要修補重建的關係上作和平之子。你參與了沒有?個人又有甚麽反思?

約翰教導我們,“神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 我們若說,我們與神有團契,卻仍在黑暗裏行走,就是說謊話,不實行真理了。我們若在光明中行走,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有團契,他兒子耶穌的血就洗淨我們一切的罪。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罪,就是欺騙自己,真理就不在我們裏面了。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犯過罪,就是把神當作說謊的,他的道就不在我們裏面了。”(約翰一書 1:5-10)

耶穌基督的血洗淨我們的罪,神的話語藉著聖靈的工作潔淨我們的心靈。基督徒都相信聖經就是神的話語,是上主的啟示,衪的道是活的,是有功效的。我們閱讀聖經,而聖經也剖視我們,因為“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鋒利,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被造的,沒有一樣在他面前不是顯露的;萬物在他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我們必須向他交賬。”(希伯來書 4:12-13)。

我們都知道聖經的重要,也明白“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今年大齋期,你檢視過自己讀經靈修的情况嗎?需要重整「聽」神話語、「讀」主聖言、「學習」真理,藉經文「默想」「祈禱」的屬靈操練,領受每日天糧的計劃安排嗎?讓我們向天上父親懇切祈求:所需之糧,今日賜我。阿們!

劉紹雄執事

 

牧者心聲(2024.4.28)

【牧者分享】吳家聰牧師

聖餐點只記念咁簡單?(II)

  

在2023年6月的牧者心聲中,筆者曾分享〈聖餐點只記念咁簡單?〉,提及區會聖禮觀之中,聖餐最核心的意義是恩典。聖餐是上主施恩的作為與恩典工具。聖餐是愛的契約,基督藉聖餐表明祂捨身的愛,以激勵我們彼此相愛,主內合一。每當領聖餐時,默想主的犧牲和愛,祂成就了救恩,感謝上主預備這份恩典,讓基督進入生命之中,帶領前路,深信聖靈的工作和所賜下的恩典。1 聖餐是叫我們與基督的靈聯合,基督的靈使我們與基督結合,我們分享基督,就是將這一切的能力歸之於聖靈。

在2024年1月的牧者心聲中,蔣慧民執事分享〈鞍合聖餐禮對我們有甚麼意義〉。他提及加爾文的聖餐禮程序和合一堂聖餐禮程序的分別,並指出信仰實踐與信仰反思互相依存,都是整全信仰生命的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聖靈的工作,使我們在聖餐中透過聖靈所產生的信心,與基督聯合,與基督有一種親密的團契。

加爾文在他的著作《永垂不朽》中提出,主透過聖餐教導我們,使我們得著信心,基督在祂一切的豐盛中與我們同在,就和祂出現在我們眼前,我們的手能摸到祂一樣。2 聖餐使我們領受到主的實在的臨在,身體、屬靈生命和信徒群體都得著益處。主用餅和酒來代表祂的身體和寶血,也是祂透過餅和酒餵養我們。因此,我們領聖餐時,除了記念耶穌基督遵行聖父救世計劃在十架上成全世人贖罪犧牲的救主耶穌之外,加爾文補充,我們心中應當同時看見:基督的身體餵養、保護我們的屬靈生命,就像「餅」餵養、維持我們身體的生命一樣;從基督的寶血中領受益處,就像「酒」帶給我們身體的益處一樣。這個奧秘教導我們,使我們領受上主的慷慨,並且激勵我們,領受祂的恩典,使我們讚美和感謝主的恩。

而這個聖餐激勵我們要以同一種方式彼此聯結,就是一同領聖餐,彼此相愛,主內合一的見證。我們是不分宗派種族同來領聖餐就是我們作為同一個主的身體,連結在一起的意思。基督透過祂自己賜給我們身體和寶血,不僅邀請我們效法祂,更要彼此奉獻委身,使我們與眾人分享祂自己,並且使我們都在祂裡面合而為一。

我們一同守聖餐,是一同慶賀主的復活和聖靈的能力,以鞏固作為基督身體彼此相愛的關係,並謙卑以基督的愛去服侍世界,學主犧牲的榜樣,勇於承擔世人的苦難。聖餐是天國筵席的預嚐,藉此領悟上主統治的遠象,萬物在最終的日子得以更新,我們心存盼望去活每一天,並在現今得以預嚐這美好的筵席。3

過去幾年因為疫情,我們轉用聖餐杯餅套裝。現在大眾社會恢復以往的生活,故此,我們計劃聖餐主日將不會用聖餐杯餅套裝,聖餐禮將會恢復「分餅」和「分杯」的分發程序,讓我們分別從基督的身體和寶血上更深的經驗主的恩典和靈裡的餵養。在這個轉變上,感恩有弟兄姊妹花心思去更新以往的做法,由預備聖餐到崇拜後的工夫都不斷思考改良方式。

另外,我們將於5月5日開始恢復搖籃班,在午堂崇拜時段同步進行,歡迎家長帶同六個月以上至兩歲半的幼兒一同參加。搖籃班地點在二樓PQ室(區會室)裡面的房間,房間外設有崇拜直播,方便家人在搖籃班外參與崇拜。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共融建社群」事工近況:

  1. 過渡性房屋消息:於2月16日收到社署介紹東華三院負責「樂和 ‧ 東寓」馬鞍山落禾沙里項目的同事。暫時未知入住者的狀況。對方表示樂意與我們一起傾談如何支援入住的居民,例如適應新環境、處理生活需要和社區支援。我們可以介紹該區和給予資訊,提供服務,讓他們融入社區生活,成為好鄰舍,陪伴同行。請為教會有能力作社區服侍禱告。
  2. 接觸區內印傭姐姐:5月1日將會與印尼教會合作舉辦「姐姐開心假日嘉年華」,將關懷與愛分享給姐姐們。
  3. 接觸區內學校:現在計劃6月到保良局莊啟程小學,透過試後活動的音樂興趣班接觸學生及家長。是次初辦活動,期望將來能有更多到校服侍。另外,期望將來能接觸區內中學學生。請為校園福音事工禱告。

感謝主的帶領,鞍合逐步恢復聚會和事工,但願我們在崇拜中領受聖言使靈命更新,侍主得力共建社群見證主恩。

吳家聰牧師


 

牧者心聲(2024.4.14)

【牧者心聲】鄭海傑宣教師

平淡無奇的顯現

  

剛過去的復活節主日,我被邀請在小學級兒童復活節聯合崇拜中講道。其中我分享「降生成人」的主耶穌(我選擇不用「道成肉身」希望小學生們更容易明白)不單忍受釘十字架時肉身的痛楚,祂的心靈更要承受祭司、百姓、兵丁和強盜的辱罵、戲弄和譏諷,與及門徒們的出賣、背叛和離棄所帶來的傷痛。講道後,我進一步反思:為何復活後的主耶穌不選擇「強勢出擊」,特意顯現在這些「衰人」面前,直接將釘痕展示給他們,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心,比以馬忤斯那兩位門徒信得更遲鈍(路24:25)呢?又或者顯現給羅馬帝國所有百姓看,讓這些外邦人知道耶穌有能力突破人類極限,是真正勝過死亡,能出死入生的救世主呢?

美國長老會有一位傳道人兼作家布耶赫納,他對耶穌復活之後的所有顯現都是如此「平淡無奇」感到驚訝!布耶赫納表示:在耶穌基督復活當刻,天空沒有天使唱歌,也沒有遠方的博士帶禮物來。耶穌選擇顯現在極為平凡的地方,也只低調的顯現給平凡的人——空墳墓前哭泣的婦人、兩個前往以馬忤斯路上的門徒、一班在湖邊「重操漁業」的門徒。耶穌的顯現為何如此「平淡無奇」呢?我不知道。或許楊腓力(Philip Yancey)在「耶穌真貌(The Jesus I Never Knew)」這本著作,有關耶穌與多馬對話的反思中,能找出一點線索讓我們去繼續思考。

耶穌對他(多馬)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20:29)楊腓力指出這裡有兩群人,第一群是「因看見才信」的人,而另一群人就是「沒有看見就信」的人。根據哥林多前書15:5-8,耶穌升天前向500多人顯現,楊腓力將他們列入「因看見才信」的群組中(始終「死而復活」這件事至今仍不容易為人所信);如此,除了這批人之外,其他沒有見過耶穌顯現卻相信祂已復活的人,就列入「沒有看見就信」的群組中,也就是耶穌口中「有福」的一群。楊腓力認為,耶穌壓倒了任何一個親眼見過祂復活的人的信心,因為這500人失去了「自由意志」去選擇「是否相信耶穌復活」這件事。換句話說,這群人因親眼見到耶穌顯現,以致他們無法活出「相信耶穌復活」的信心,因此他們得不到另一群人所得的福了。而根據「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的邏輯,耶穌之所以「平淡無奇」顯現給為數那麼少的人,原因是出於祂對世人的愛,不想奪去我們以「自由意志」去選擇相信「耶穌復活」從而得福的機會。

又是在剛過去的復活節主日,關瑞文教授在講道中提及「耶穌復活」給人一種Grounded Uncertainty的感覺,雖然前路是有不確定性(Uncertainty),但內心卻相當平安和穩妥(Grounded)。我要感謝主耶穌我不屬於第一群人,因為相對祂直接向我顯現,我寧願「不知前路如何」,卻有機會活出對「耶穌復活」的信心,在生命種種的Uncertainty中,以「平安和穩妥」作為我的信仰見證。

 

牧者心聲(2024.3.24)

【牧者心聲】顏列銘執事

「俗務纏身 vs 與神相親」

  

今天是棕枝主日,已經到了大齋期最後一個主日了,不知道大家在大齋期的靈修操練中有沒有甚麼得著呢?最好能把自己的得著和肢體交流分享,那些屬靈的體驗就變得更有意義了。教會每逢節期,都趁機鼓勵肢體更新靈命,今年大齋期除了建議大家以不同的素材或媒介作靈修操練外,也邀請大家參加「清掃神家.潔淨我靈」的靈修活動。

我在不同的群體內的靈修或生活分享中都有聽過或說過,各人(包括我自己)生活裡的忙碌或艱難,以至就算有付出靈修的時間,也未必有甚麼“收獲”(領受),因為腦袋都被很多事情纏擾或充塞著,以至沒有空間裝載神的話語或思想神心意了。看來俗務纏身跟與神相親有很大衝突呢。事實是不是如此呢?很多時候,有肢體正因著面對不同的境遇,便看見神的參與、神的心意。這樣看來,神的說話在我們忙碌或有困難的時間,雖然進入心內有一定的困難,但在有需要時卻十分有幫助呢。

上主日參加「清掃神家.潔淨我靈」的靈修操練,相信不是人人都可以透過活動的方式,來進入靈修的狀態。在事務面前,大家都容易進入工作模式——溝通下、詢問下、配搭下、甚至乎傾談下,現實好像不容易從「清掃」的行動中,進入內心「潔淨」的思考。記得小時候團契導師曾對我們說過一個關於打掃的故事:「有個小朋友打掃課室,同學見到他打掃的方法,忍不住提醒他:打掃課室是不需要掃櫃底那些看不到或隱密的角落的,清理看到的地方便好了,可節省力量與時間。但他對同學說:『我知道天父是看到我所清潔的每個角落的。』」所以,若我們在清掃時,能夠專心而且安靜地去打掃的話,或會更容易發現神在身旁一同打掃,也會看到神想我們看見的事物,甚至內心需要打理的地方。

疫情後我在家工作,買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清潔用品,有抹塵的、抹窗的、抹梳化的、抹地的……,林林總總,應有盡有,但家中的灰塵依然存在,當我被俗務纏住時,那些工具便派不上用場了,家居沒有因為我購買了大堆實用的打掃工具而變得一塵不染;同樣,靈命也不會因為我有聖經、有詩歌、有祈禱、有靈修、有崇拜、甚至有某些恩賜,而變得與神的關係緊密起來。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藉日積月累的靈命操練,建立「打掃」心靈的習慣,日子有功,總會結出屬靈的果子來的,節期過後繼續前進吧。主耶穌在世時,都經常與門徒一同起居,參與在人日常的生活中。就是到在世的最後一週,根據約翰福音的記載,耶穌卻繼續培訓他們,沒有因為臨行在即,好好享受一下,安排幾個歡送會。祂的確有不少俗務纏身呢。

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得力在乎平靜安穩。」 賽三十15上
無論今天我們要面對繁忙的事務、緊張的人際關係、緊絀的財政、軟弱的身體、枯乾的靈命……,回歸神的話語,切慕跟隨神,必得平靜安穩,因祂最了解我們的真要需要。共勉。

顏列銘執事

 

三月份主任牧師 牧函

馬志民主任牧師

  

馬志民牧師

最近在網上看過一篇文章,分享香港已漸漸失去了她的文化,當中有二十多個賦有香港特色的行業,如香港古舊的店鋪、令人回味的地道小食,部份更是民間傳統精巧的手工藝等等。這些象徵香港文化或特色亦續漸地消失,究其原因都叫人惋惜。有些是接班人的青黃不接,年青一代不願意入行,老師傅只能光榮退休,後繼無人;也有些是經不起社會的大轉變,經濟起飛,汰弱留強,只有適者生存;也有些是因其匠心獨運的技術或是自創風味的美食已被抄襲,成行成市,老本行經不起劇烈競爭、宣傳或速銷,黯然引退。時至今天,大家較難找到香港獨有的文化或特色,可能已開始轉移至尋找大灣區的文化與特色了!個別地方的特色,總要抗衡潮流的衝擊,一體化制度的磨練與及時間的洗禮,才能保存並得到世人的賞識。

教會也有其特色與使命,各個宗派教會也有不同的淵源。但環顧各教會經過數代傳道牧者的轉換後,其特色與使命也有機會漸漸流走。可能基於時間與歷史的褪色,為要與現代世界接軌而被同化,事工發展及牧養上的急促求變等等,都使教會原有的特色與使命被狠狠地削去,改而重新換了新貌,披上適合這時代的外衣,目的只為求生存及招徠會眾。反觀就遺忘了教會先聖先賢在建立教會時所領受的異象、使命也失落了!

合一堂在2024年1月1日舉行開基180周年堂慶感恩崇拜及聚餐。感恩崇拜及合一聖餐於香港堂舉行,座無虛席,同心獻上感恩祭禮。蒙香港教會歷史研究牧長區伯平牧師擔任崇拜講員,主題為「上主帥領 驚喜前行」。區牧師引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經歷,以古鑒今,鼓勵我眾繼續經歷上主的引導和賜福。四堂的信徒參加感恩聚餐,於金鐘統一中心名都酒樓筵開32席,嘉賓、教友及同工等超過380人,共同分享及見證上主的恩典及帶領。在此感謝各單位堂派出教牧同工、幹職同工及信徒義工協助整個180周年堂慶各項籌備工作及活動推廣,又感謝主任牧師辦公室會務幹事的努力,統籌一切的事務。願上主記念各人的勞苦。

願上主也感動合一堂眾肢體,無論身在香港或在不同地方,都時刻記念及思想上主的恩典:合一堂作為香港其中一間歷史悠久的教會,繼續努力持守著上主給我們的特色與使命,在這萬變的世代中,作上主福音的僕人,見證那釘身十架,死而復活的救主,並努力傳揚福音,領人歸主,榮主聖名。請同道為合一堂事工發展代禱及支持經濟需要,包括單位堂教牧同工及幹職同工的缺乏、香港堂8月份舉行大型佈道會、九龍堂與學校的堂校福音工作、北角堂40周年堂慶各項活動、馬鞍山堂的社區服事及祝齡樓天面防水及裝修工程等。

「凡以感謝獻祭的就是榮耀我;那按正路而行的,我必使他得著上帝的救恩。」(詩50:23)

主僕
馬志民牧師 敬上

主曆2024年3月13日

主任牧師辦事處:香港般咸道二號祝齡樓二樓 電話:2548-6053

 

牧者心聲(2024.3.10)

【牧者心聲】劉紹雄執事

所需之糧 今日賜我

  

今年大齋期教會鼓勵肢體參與「清掃神家,潔淨我靈」活動,藉清潔的服侍,作生命的反省。參與活動之後,不少肢體都表達感受良多:有説日常在教堂聚會活動,覺得地方頗為整潔,清潔行動時看見清抹後的水變得漆黑,才醒覺勤加打掃的必要;老練的弟兄姊妹更直接了當地説,自己要和家人、同事、朋友、主內肢體改善彼此關係,或者在一些需要修補重建的關係上作和平之子。你參與了沒有?個人又有甚麽反思?

約翰教導我們,“神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 我們若說,我們與神有團契,卻仍在黑暗裏行走,就是說謊話,不實行真理了。我們若在光明中行走,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有團契,他兒子耶穌的血就洗淨我們一切的罪。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罪,就是欺騙自己,真理就不在我們裏面了。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犯過罪,就是把神當作說謊的,他的道就不在我們裏面了。”(約翰一書 1:5-10)

耶穌基督的血洗淨我們的罪,神的話語藉著聖靈的工作潔淨我們的心靈。基督徒都相信聖經就是神的話語,是上主的啟示,衪的道是活的,是有功效的。我們閱讀聖經,而聖經也剖視我們,因為“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鋒利,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被造的,沒有一樣在他面前不是顯露的;萬物在他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我們必須向他交賬。”(希伯來書 4:12-13)。

我們都知道聖經的重要,也明白“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今年大齋期,你檢視過自己讀經靈修的情况嗎?需要重整「聽」神話語、「讀」主聖言、「學習」真理,藉經文「默想」「祈禱」的屬靈操練,領受每日天糧的計劃安排嗎?讓我們向天上父親懇切祈求:所需之糧,今日賜我。阿們!

劉紹雄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