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2021

牧者心聲(2024.07.14)

【牧者分享】萬家諭宣教師

同行‧同道

  

幾天後就是中學文憑考試(DSE)放榜的日子,正要執筆的時候還在猶豫是否應該寫這個話題,恐怕令應屆考生壓力百上加斤,相信不少DSE考生身邊的人都有這份憂慮。如有引導或提醒的需要,同行者就更難為,若不是關係良好、情緒穩定,可能會弄巧反拙。

近來YouTube頻道「試當真」有一電影上映——《公開試當真》,紀錄了他們團隊與DSE考生同行的過程和反省。雖然我未看電影,但之前已經看過YouTube版的影片。雖說與DSE考生同行,但其實團隊自身可能才是最大得著的。他們從考生身上看見以前的自己,重新發現並面對以往的傷痛,又由同行者角色中反省自己與考生的關係。本應陪伴別人,豈料陪伴了自己。這不是錯的,而且是更應如此。

「……我們的心靈早已為個人需求、憂慮和張力充塞,這些東西教我們不能放下自己而去關注他人。」1 盧雲神父提醒我們治療別人之前,要倒空自己的心靈,先經歷上帝的愛,才有空間盛載他者。「人的退隱是個非常痛苦和寂寞的過程,因為這過程逼使我們直接面對個人光景,不管好醜也得接納。當我們不怕進入自己的中心……在自己心火的中心找著生命下錨的地方,就能讓他人進入為他們而設的空間」2

身為別人的同行者,似乎上帝藉我們造就他人,其實是上帝藉別人釋放我們。讓我們有機會面對內心,不再受自我所束縛,生命得著自由。所以,與其說自己是別人的同行者,倒不如說大家都在同一條道路上行走。

早前跟神學院老師飲茶,雖然是因為商談合作而聚首,但其實更似聚舊。他說起自己母校先賢從主領受異象,他的老師引導他去推動和實踐,現在他再傳遞及培育其他人繼續前行,其後便說了一句「謝謝!」。原來我們的合作除了是老師對學生的支持,也是老師對自己的召命的回應。

我才明白神學畢業時,老師們總強調「現在大家跟我們(在崇基畢業的老師)一樣,都是校友。」,其實意思即是「我們是同道。」,比起輩份和經驗,主的道是更值得我們專注的。提醒我們不應分前後、高低,當要專注在上主的道路上一同服侍。

DSE放榜在即,願我們都有著這份胸襟和謙卑,與我們的家人、學生和弟兄姊妹彼此扶持,求主幫助我們。

萬家諭宣教師


 

牧者心聲(2024.5.26)

【牧者分享】萬家諭宣教師

〈三位一體〉(The Trinity

  

之前我們約有半年時間重溫耶穌基督的生平,由期待祂的降生、出生、在地上工作,直到受難、復活、升天。讓我們從耶穌的生平,認識上帝道成肉身對我們的意義。可能因為重溫耶穌的生平佔了教會年曆一半,以致我們往往把信仰的焦點只放在耶穌身上。然而,其實三位一體的上帝於祂對我們救贖計劃,聖父、聖子、聖靈,缺一不可。

早前到一間美術館逛逛,美術館依時期來展覽西洋畫作的複製品,由古代到現代。本來只是旨在跟家人有好好相處的時間,對美術館的內容沒帶著期望,但一走進中世紀的展區,就不想離開了,因為展區內有約一百件聖像畫及教堂壁畫。The Trinity

其中一件就是〈三位一體〉(The Trinity),是十五世紀的一幅聖像畫,是修士為謝爾蓋聖三一修道院所畫的。畫中左邊是聖父上帝,中間是聖子基督,右邊是聖靈。聖像畫被稱為「窮人的聖經」,是幫助未能讀聖經的人(一般是不識字的窮人)去了解聖經的故事和教義。這幅〈三位一體〉不單止是描述「三位一體」的教義,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聖經故事的理解。

大家有沒有好奇為何畫中聖父、聖子、聖靈要圍著一張桌子呢?其實〈三位一體〉是取材於創世記第十八章亞伯拉罕接待三人的情景。在經文之中,亞伯拉罕殷勤接待客旅,上帝對亞伯拉罕和撒拉得兒子的應許也由這三人口中而出。本是接待客旅,豈料接待了上帝,或許就是作者對聖經故事的理解吧。

改變亞伯拉罕生命的計劃不止是聖父、聖子或聖靈其中一位的想法,而是屬於三一上帝整體的事情。同樣,主對我們救贖和看顧保守,也是出三一上帝的。

我們踏入聖靈降臨期,要把上帝所教導我們的實踐出來。本主日是這個節期的第一個主日,即三一主日,提醒我們在實踐信仰的第一步,就是要緊記我們敬拜的是三位一體的上帝。聖子和聖父、聖靈,惟一上帝,一同永生,一同掌權,永世無盡。

萬家諭宣教師



 

牧者心聲(2024.4.28)

【牧者分享】吳家聰牧師

聖餐點只記念咁簡單?(II)

  

在2023年6月的牧者心聲中,筆者曾分享〈聖餐點只記念咁簡單?〉,提及區會聖禮觀之中,聖餐最核心的意義是恩典。聖餐是上主施恩的作為與恩典工具。聖餐是愛的契約,基督藉聖餐表明祂捨身的愛,以激勵我們彼此相愛,主內合一。每當領聖餐時,默想主的犧牲和愛,祂成就了救恩,感謝上主預備這份恩典,讓基督進入生命之中,帶領前路,深信聖靈的工作和所賜下的恩典。1 聖餐是叫我們與基督的靈聯合,基督的靈使我們與基督結合,我們分享基督,就是將這一切的能力歸之於聖靈。

在2024年1月的牧者心聲中,蔣慧民執事分享〈鞍合聖餐禮對我們有甚麼意義〉。他提及加爾文的聖餐禮程序和合一堂聖餐禮程序的分別,並指出信仰實踐與信仰反思互相依存,都是整全信仰生命的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聖靈的工作,使我們在聖餐中透過聖靈所產生的信心,與基督聯合,與基督有一種親密的團契。

加爾文在他的著作《永垂不朽》中提出,主透過聖餐教導我們,使我們得著信心,基督在祂一切的豐盛中與我們同在,就和祂出現在我們眼前,我們的手能摸到祂一樣。2 聖餐使我們領受到主的實在的臨在,身體、屬靈生命和信徒群體都得著益處。主用餅和酒來代表祂的身體和寶血,也是祂透過餅和酒餵養我們。因此,我們領聖餐時,除了記念耶穌基督遵行聖父救世計劃在十架上成全世人贖罪犧牲的救主耶穌之外,加爾文補充,我們心中應當同時看見:基督的身體餵養、保護我們的屬靈生命,就像「餅」餵養、維持我們身體的生命一樣;從基督的寶血中領受益處,就像「酒」帶給我們身體的益處一樣。這個奧秘教導我們,使我們領受上主的慷慨,並且激勵我們,領受祂的恩典,使我們讚美和感謝主的恩。

而這個聖餐激勵我們要以同一種方式彼此聯結,就是一同領聖餐,彼此相愛,主內合一的見證。我們是不分宗派種族同來領聖餐就是我們作為同一個主的身體,連結在一起的意思。基督透過祂自己賜給我們身體和寶血,不僅邀請我們效法祂,更要彼此奉獻委身,使我們與眾人分享祂自己,並且使我們都在祂裡面合而為一。

我們一同守聖餐,是一同慶賀主的復活和聖靈的能力,以鞏固作為基督身體彼此相愛的關係,並謙卑以基督的愛去服侍世界,學主犧牲的榜樣,勇於承擔世人的苦難。聖餐是天國筵席的預嚐,藉此領悟上主統治的遠象,萬物在最終的日子得以更新,我們心存盼望去活每一天,並在現今得以預嚐這美好的筵席。3

過去幾年因為疫情,我們轉用聖餐杯餅套裝。現在大眾社會恢復以往的生活,故此,我們計劃聖餐主日將不會用聖餐杯餅套裝,聖餐禮將會恢復「分餅」和「分杯」的分發程序,讓我們分別從基督的身體和寶血上更深的經驗主的恩典和靈裡的餵養。在這個轉變上,感恩有弟兄姊妹花心思去更新以往的做法,由預備聖餐到崇拜後的工夫都不斷思考改良方式。

另外,我們將於5月5日開始恢復搖籃班,在午堂崇拜時段同步進行,歡迎家長帶同六個月以上至兩歲半的幼兒一同參加。搖籃班地點在二樓PQ室(區會室)裡面的房間,房間外設有崇拜直播,方便家人在搖籃班外參與崇拜。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共融建社群」事工近況:

  1. 過渡性房屋消息:於2月16日收到社署介紹東華三院負責「樂和 ‧ 東寓」馬鞍山落禾沙里項目的同事。暫時未知入住者的狀況。對方表示樂意與我們一起傾談如何支援入住的居民,例如適應新環境、處理生活需要和社區支援。我們可以介紹該區和給予資訊,提供服務,讓他們融入社區生活,成為好鄰舍,陪伴同行。請為教會有能力作社區服侍禱告。
  2. 接觸區內印傭姐姐:5月1日將會與印尼教會合作舉辦「姐姐開心假日嘉年華」,將關懷與愛分享給姐姐們。
  3. 接觸區內學校:現在計劃6月到保良局莊啟程小學,透過試後活動的音樂興趣班接觸學生及家長。是次初辦活動,期望將來能有更多到校服侍。另外,期望將來能接觸區內中學學生。請為校園福音事工禱告。

感謝主的帶領,鞍合逐步恢復聚會和事工,但願我們在崇拜中領受聖言使靈命更新,侍主得力共建社群見證主恩。

吳家聰牧師


 

牧者心聲(2024.4.14)

【牧者心聲】鄭海傑宣教師

平淡無奇的顯現

  

剛過去的復活節主日,我被邀請在小學級兒童復活節聯合崇拜中講道。其中我分享「降生成人」的主耶穌(我選擇不用「道成肉身」希望小學生們更容易明白)不單忍受釘十字架時肉身的痛楚,祂的心靈更要承受祭司、百姓、兵丁和強盜的辱罵、戲弄和譏諷,與及門徒們的出賣、背叛和離棄所帶來的傷痛。講道後,我進一步反思:為何復活後的主耶穌不選擇「強勢出擊」,特意顯現在這些「衰人」面前,直接將釘痕展示給他們,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心,比以馬忤斯那兩位門徒信得更遲鈍(路24:25)呢?又或者顯現給羅馬帝國所有百姓看,讓這些外邦人知道耶穌有能力突破人類極限,是真正勝過死亡,能出死入生的救世主呢?

美國長老會有一位傳道人兼作家布耶赫納,他對耶穌復活之後的所有顯現都是如此「平淡無奇」感到驚訝!布耶赫納表示:在耶穌基督復活當刻,天空沒有天使唱歌,也沒有遠方的博士帶禮物來。耶穌選擇顯現在極為平凡的地方,也只低調的顯現給平凡的人——空墳墓前哭泣的婦人、兩個前往以馬忤斯路上的門徒、一班在湖邊「重操漁業」的門徒。耶穌的顯現為何如此「平淡無奇」呢?我不知道。或許楊腓力(Philip Yancey)在「耶穌真貌(The Jesus I Never Knew)」這本著作,有關耶穌與多馬對話的反思中,能找出一點線索讓我們去繼續思考。

耶穌對他(多馬)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20:29)楊腓力指出這裡有兩群人,第一群是「因看見才信」的人,而另一群人就是「沒有看見就信」的人。根據哥林多前書15:5-8,耶穌升天前向500多人顯現,楊腓力將他們列入「因看見才信」的群組中(始終「死而復活」這件事至今仍不容易為人所信);如此,除了這批人之外,其他沒有見過耶穌顯現卻相信祂已復活的人,就列入「沒有看見就信」的群組中,也就是耶穌口中「有福」的一群。楊腓力認為,耶穌壓倒了任何一個親眼見過祂復活的人的信心,因為這500人失去了「自由意志」去選擇「是否相信耶穌復活」這件事。換句話說,這群人因親眼見到耶穌顯現,以致他們無法活出「相信耶穌復活」的信心,因此他們得不到另一群人所得的福了。而根據「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的邏輯,耶穌之所以「平淡無奇」顯現給為數那麼少的人,原因是出於祂對世人的愛,不想奪去我們以「自由意志」去選擇相信「耶穌復活」從而得福的機會。

又是在剛過去的復活節主日,關瑞文教授在講道中提及「耶穌復活」給人一種Grounded Uncertainty的感覺,雖然前路是有不確定性(Uncertainty),但內心卻相當平安和穩妥(Grounded)。我要感謝主耶穌我不屬於第一群人,因為相對祂直接向我顯現,我寧願「不知前路如何」,卻有機會活出對「耶穌復活」的信心,在生命種種的Uncertainty中,以「平安和穩妥」作為我的信仰見證。

 

牧者心聲(2024.1.7)

【牧者分享】吳家聰牧師

2024年鞍合學習中心:「切慕主聖言 共融建社群」

  

2024年鞍合定立一個共同「學習」的方向,好讓我們走在一起有共同目標,並存著謙卑的心,彼此鼓勵,分享學習,並肩同行,成為一群主所喜悅的群體。

經過了三年的疫情,信徒因為經歷網上崇拜,使到部份信徒返教會的動力減退,減少了肢體相交的生活,減低了增進靈命成長的熱心;加上移居海外的現象也有在馬鞍山堂出現,主要是年青家庭帶著孩子離開,他們都是教會活躍忠堅份子。事奉人員流失,家庭團契及青年團契被分散,兒童聚會人數亦大減。2023年我們著力鼓勵教友參與教會聚會,凝聚合一,藉此使牧養肢體到位,增加肢體間的互相分享、支持和代禱,並建立渴慕聖言的心,從聖言中更新我們,得主異象,造就信徒靈命成長,美好的事奉。

正如上主日的經課,我們讀到路加福音2:22-40,當中的智慧長者西面,雖然身體會有衰老退化的現象,但屬靈生命反而成熟老練。他不但熟悉經卷文字,還認識經文透徹,相信他過去親近主的操練有相當的鍛練。他能聆聽到聖靈的聲音,不用天使特來報訊,聖靈與他同在,他依靠聖靈行事。我們在2024年一起從切慕主聖言開始,幫助我們在認識主的話語上有更新的領受。

「切慕主聖言」

詩篇119:11、15-16「我將你的話藏在心裏,免得我得罪你。我要默想你的訓詞,看重你的道路。我要以你的律例為樂,我不忘記你的話」。

詩人要將主的話藏在心裡,因為是我們生命中的關鍵要素,指示正確的道路,正直的路徑,也是保護我們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凶惡。「訓詞」意思是上帝關注和眷顧人的情況而給予人有訓詞,訓詞是可以解作「指示」。即是上帝因為關注和眷顧我們而作出的指示給我們。上帝關心我們的生命,免得我們走在歪路上,所以指示我們正直的道路。「律例」的希伯來字根跟「雕刻」和「刻寫」的動詞有關。上帝賜「律例」給摩西是在銘刻在兩塊石板上,這代表著律例是永恆不變的,堅實可靠的。詩人指出要以上帝所賜下的律例為喜樂的來源,因為主是信實無變,遵行祂的話,面對萬事變遷,仍能安然靠主度過,所以詩人說他不忘記上帝的話。

這首詩篇主要是提醒我們上帝向人顯示祂的旨意,就在祂的話語之中。上帝的旨意對我們來說十分重要,指引我們方向和處世之道。所以,詩人對主的話是「愛慕」和「終日不住地思想」(97節),而在105節詩人說:「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願主的話語幫助我們靈命更新成長,賜予信心和勇氣迎接新挑戰。

「共融建社群」

願教會成為主所喜悅的教會,在社會之中,教會並非一所建築物,我們是共同建立愛主愛人的群體。以馬內利,上帝與人同在,就是主基督愛地上所有的人,為眾罪犧牲,救贖我們。我們要學習像主基督一樣見到不同的人會「動了慈心」,不會視而不見。我們要學習與人分享,學習接納別人跟自己不一樣,也學習與不同的人相處共融。在社區建立良好的見證,包括區內的學校、服務機構和新入住馬鞍山區的居民。

我們有以往的堂校事工、創薈坊和印尼姐姐的服侍,新一年也會嘗試接觸區內中、小學校,與學生、家長和學校同行;並有新入住馬鞍山的居民,例如「樂和.東寓」過渡性房屋居民的迎新接待,幫助他們適應新環境,見證主的愛。

願新的一年,一同學習渴慕認識主的話,透過從崇拜、主日學、靈修操練、禱告聚會開始,也學習走出安舒區去認識與自己不同的人。

吳家聰牧師



 

牧者心聲(2023.12.03)

【牧者分享】吳家聰牧師

教會的節期 — 將臨期的意義

  

將臨期(Advent)是教會年曆中每年的首個節期,是教會新一年的開始。「將臨期」一詞源自是拉丁文,是「即將來臨」、「即將到達」的意思。

將臨期有雙重意義,一方面是回顧過去,同時亦是瞻望將來。因為主從前曾經來臨,祂降生成人,祂也必定將來再次光榮降臨。我們雖然不知道祂於何時何日來臨,在路21:25-36基督曾告訴門徒要時常警醒(keep awake清醒)等候祂回來,祂將再臨,我們要警醒準備迎接祂,忠心完成上主的托負,不要讓自己沉迷於吃喝玩樂,也不要被生活的憂慮所壓傷。但願主賜我們堅固的信心,將來主再來的時候,我們在上主面前成為聖潔,無可指責。

這段時期的崇拜設計亦會配合主題。通常採用紫色作為節期的顏色,表示以沈思、反省、悔罪的精神和態度,作好準備見主面。聖壇上放置著將臨圈(Advent Wreath是源自德國教會,提醒各人在聖誕前要善作準備,通常是用襟擺耐放的長青樹枝編織而成的圓圈或花冠),象徵上主是那永恆,無始無終的上帝。長青的樹枝象徵希望、永生與上主的不變。將臨圈旁插了蠟燭,象徵基督真光要照亮那在黑暗裡的人。四支蠟燭代表將臨期的四個主日,基督降臨是要給我們真光,使我們分享主永恆的生命。當每主日蠟燭點燃的時候,光漸漸明亮,象徵耶穌基督的到來逐漸接近。

每一個將臨期主日我們於崇拜中設有點燭禮,第一個主日會點燃第一支蠟燭,第二個主日會點燃兩支蠟燭,即是比上一個主日的蠟燭多點燃一支,代表著新一個主日的來臨,而其餘的主日都會累積點燃蠟燭數目,亦會按蠟燭次序點燃。我們每主日所燃點的新蠟燭都有其特別的意義。

第一支蠟燭是紫色,稱為「盼望之燭」,提醒我們歷世以來,人們一直盼望和期待彌賽亞的來臨,期盼上帝的國完全彰顯,我們的心要警醒,隨時作好準備迎接主耶穌的降臨。

第二支蠟燭是紫色,稱為「和平之燭」,提醍我們有著願意向上主承認自己的過犯,誠心悔改,要與上主和好,也與別人和好,以清潔的心迎接主耶穌的降臨。

第三支蠟燭是粉紅色,稱為「喜樂之燭」,提醒我們要活出基督徒喜樂的生命,以歡喜快樂的心盼望主基督來臨。

第四支蠟燭是紫色,稱為「仁愛之燭」,提醒我們耶穌基督即將降生,為世人帶來仁愛,亦能因主的愛而改變人心,回轉歸向上主,我們當以尊主為大的心來回應上主對我們的愛。

到了聖誕日,我們會點燃白色蠟燭是基督的蠟燭,代表耶穌基督已經降生,為世界帶來真光和盼望。

在將臨節期中的四個主日連同聖誕日,我們在聖壇上掛上新直幡,字句是當日崇拜點燭禮文的中心主旨。請大家每主日留意直幡的句子,默想禱告。

新的一年,我們以將臨期來預備自己,紀念耶穌基督降生。願意我們一同學習警醒禱告,等候主再來,讓上主居首位,作主旨意,誠心所願。

吳家聰牧師



 

牧者心聲(2023.09.10)

【牧者心聲】鄭海傑宣教師

要靠主常常喜樂

  

自初中決志信耶穌後,我一直很記得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的一句 1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因此,每逢遇上人生不如意事,這金句總會為我帶來安慰與鼓勵,更提醒我要靠主常常喜樂;然而,由1993年起,每年的9月6日我會容許自己盡情「唔開心」,因為那一天就是我的「車禍紀念日」。我刻意選擇撰寫今主日的「牧者心聲」,想將「車禍30周年紀念日」的思緒以禱文表達,作為一件小禮物送給上帝,也與馬鞍山堂的教友們分享。

親愛的上帝,我要稱謝祢,因我受造奇妙可畏,祢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感謝祢讓我在幸福的家庭中健康地長大,並在基督教教育下成長,建立了一套合祢心意的價值觀。記得我中學時與團友們分享:「如果我冇返教會嘅話,一定會變成飛仔 2 。」然而,信靠祢不單使我沒有變成飛仔,更使19歲遇上車禍的我,沒有因傷殘而怨天尤人,或放縱自己成為坐輪椅的飛仔,甚至放棄祢所賜的生命。感謝主的恩典夠我用,祢的真理也使我自由,明白一張輪椅雖能限制我的身體,但絕不能囚禁我的心靈。

我的主呀,祢知道我從來沒有因為那次車禍埋怨過祢半句;但請原諒軟弱的我,因為每年的9月6日,我總是會想起車禍的情景,亦容許自己在這天無限「放負」。可是,不知道從哪年的紀念日開始,我發覺自己竟沒「負能量」需要被釋放出來;原來,我心中只有滿滿的愛與恩典,是主祢賜給我的家庭和牧職,使我實實在在地感受得到祢的豐盛!主呀,為此我衷心的讚美祢,這一刻,我知道我終於真真正正做到「靠主常常喜樂」了!

主呀,我是泥,祢是陶匠,我是祢親手所造的。在未來的歲月裏,祈求祢繼續陶造我、模造我,使我成為主所揀選的、合乎主用的、能榮耀主名的器皿,願我一生作祢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在馬鞍山區為主作光和鹽,使更多人作主門徒,榮歸上帝。求主悅納我微小的祈禱,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誠心所願。

鄭海傑宣教師
2023年9月10日


 

牧者心聲(2023.02.19)

【牧者分享】吳家聰牧師

馬鞍山堂2023年大齋期簡介

  

本年大齋期由2月22日(禮拜三,聖灰日Ash Wednesday)開始,直至4月8日結束。大齋(Lent)意思指「春天」,在春天的時候進行大齋期。整個大齋期是40天(不包括主日),因為每個主日都視作一個「小救主復活日」。復活節前的主日稱為「棕枝主日」,又是「聖週」的開始。在聖週裡的禮拜四之「基督設立聖餐日」。每年區會都進行基督設立聖餐崇拜,本年亦將於4月6日晚上7時30分舉行,將會有聖餐和彼此洗腳的安排,歡迎各位預留時間出席。

大齋期目的

大齋期的目的是透過屬靈操練,更新和強化基督徒的屬靈生命,亦是對於今天物質富裕的社會中反思其價值觀和生活態度。操練方式有不同的做法和決心,有的會以刻苦方式懺悔自己的罪惡,也反思生命以迎接基督復活;有的強調減低消費,藉以回歸簡單生活的樂趣;有的藉著捨棄一些過去喜歡做的習慣,從束縛中的「必須」獲得自由,例如減咖啡、奶茶、汽水、對身體或心靈無益處的事與物等等;亦有減少外在刺激,如打機、上網、娛樂或飲食,從而強化生命感受和覺省。大齋期不只是對個人給予屬靈生命的療癒,對其他人施予服侍來見證基督的愛,甚至教會對社區轉化來說是參與其改善與進步。

古倫神父提及:大齋期靈性操練的目標就是再度找到滋養我們的生命泉源。這個內在的泉源經常會被許多日常事務耗盡枯竭,使我們離開心靈深處愈來愈遠。sup>1 有的日程表排得滿滿,有的以飲食來填補心靈空虛,有的以外在刺激事物來使作調劑,但卻經常令泉源枯乾,中斷了與自己內心和靈魂的關係。故此,透過屬靈操練來讓我們整理一切心靈的混亂,以致泉源得滋養,得聖靈在生命引導,使生命能開花結果,春回大地。

信徒操練

教會鼓勵信徒參與崇拜及個人靈修中,信仰反省。我們由聖灰日開始派發立志咭,鼓勵信徒向主立志在本年大齋期實踐以下操練:

  1. 個人40天靈修:信徒從靈修中領悟聖言,靜默禱告,省察自己,並持之以恆。
  2. 小組分享:與所屬的團契小組或屬靈同行者定期相聚,分享靈修反思,彼此代禱。
  3. 實踐行動:捨己施予,實踐主愛服侍人:
    a. 關顧教會有需要的肢體,可參加教會祈禱會、探訪等工作。
    b. 參與教會對外服事的事工,信徒安排時間參與。
    c. 參與社區服事,歡迎信徒參與。

聖灰日意義

大齋期必定會有內心潔淨的時候,特別於大齋期首日安排有聖灰日崇拜(2月22日)將於晚上8時於本堂禮堂舉行。聖灰日的崇拜是標誌著我們與主一同受苦,預備心懷進入大齋期,主日崇拜是調整我們的靈性,改變屬靈生命的素質。

聖灰一方面代表懺悔,表示我們已經準備好在未來的40天,將以各種方式進行屬靈操練。懺悔意思是改善,是在這個大齋期中會比以往有改善與進步。聖灰的另一個意思是潔淨,因為以前的人會用灰燼來當清潔劑,故此聖灰象徵潔淨。在大齋期中讓我們身心得潔淨。

聖灰日崇拜注意事項

當晚會眾進入禮堂前,除了派發程序表和立志咭外,亦邀請大家在貼紙上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貼在胸前。本年聖灰日崇拜會有塗灰禮,塗灰儀節中在司事員指示下,當會眾逐一上前領灰時,將會獲發一張消毒濕紙巾,是用來抺自己的額頭以作消毒,預備牧者塗灰在上。如個人有帶備自己適合用的消毒方法,亦可向司事員表達。牧者會按著每一位會眾胸前貼紙上所寫的喚出名字,乃是表示上帝所看重的每一位,並會個別的向你囑咐上主的提醒。

牧者將於領受者的額頭上,用灰燼劃上十架記號,作為懺罪悔改的象徵。在牧者塗灰時,會向領受者講:「你當緊記:你本是塵土,仍歸於塵土。」提醒領受聖灰者醒覺自己從何而來,及要往何處而去,「當遠離罪惡,效忠基督。」緊記謙卑跟從主。所以,領聖灰者的信徒是以行動表示願意立志,由座位步向主的十架前領受塗灰在額上的行動,就是代表著甘心順服領受,忠心跟隨服事主。

領灰後請仍帶著額頭上的灰回家,讓家人知道你在大齋期中守節操練,讓你身邊的人作為見證與守望。

願我們透過聖灰日崇拜中的詩歌和經文默想,在主前自省和悔罪,從而在主前立志去實踐操練,並願意以行動去回應,前行領聖灰。故此,在崇拜結束時,將會收集立志咭。立志咭是分為兩部份,一部份是投放在收集箱,另一部份是自己保存,藉以提醒自己立志的項目。

約定你2月22日(禮拜三)晚上8時前到禮堂參與聖灰日崇拜:

  1. 領取程序表、立志咭,貼上名字在胸前;
  2. 塗灰前消毒額頭;
  3. 填上立志咭;
  4. 投放立志咭在收集箱中,另一部份帶回家中;
  5. 帶著額上的灰回家;
  6. 進行40日大齋期靈修與實踐操練。

本年的大齋期,但願弟兄姊妹與基督一同經歷受苦與復活,能凝聚相交,屬靈生命一同成長。在這40天的學習中,與主親近,保守善德,克己自制,服事友鄰,讓主居首位。誠心所願。

吳家聰牧師


 

牧者心聲(2023.02.12)

【牧者分享】萬家諭宣教師

神學就是「信仰尋求理解」

  

「神學思考不能夠只在大學或神學院裏,而是在每一位基督門徒的日常生活處境中進行。」1

神學就是「信仰尋求理解」(faith seeking understanding),這並不是甚麼新鮮的說法,乃是出自古代對神學描述「信仰者尋求理解」(fidelis quaerens intellectum)。2

回想起第一次「理解」自己的信仰,就是在三福佈道隊侍奉的時候。當時每星期都要重覆背出三福的訊息內容,由一字一眼完全依照稿子,去到追求生動活潑的講述。漸漸消化了福音的內容,又更明白上帝與自己生命的關係。

在神學院全時間讀書的三年,與其說是讀書,不如說是一層一層地剝開自己,解開生命的經歷帶來的枷鎖,因此能夠更加自由地接受上主的愛。過程是痛苦的,不過每剝開一層,就再一次理解自己所信的,然後才發現自己對信仰的了解和反省是如此淺薄。凝望著上主,祂願意使用如此卑微的自己,除了「謝謝」,就說不出其他話來。我知道將來的牧職,就是要陪著弟兄姊妹走理解信仰的路,在經歷被剝開的痛苦時,擁抱他們,帶他們看見完全的愛。

讀神學又是一次又一次的穿越,去到不同的時空,代入不同的生命,了解他們的難處。因而明白歷代教會先賢,就是為著教會以及信徒生命而發問和解答,梳理出一套又一套的神學,幫助信徒理解聖經和信仰,認識上帝與當下的自己之關係。我們因此知道如何理解聖經、如何牧養、如何行事為人。又了解到信仰如何造就了當下的自己。

「神學就是透過信仰(Faith)來理解它自身、它的對象(Object),以及它在今日世界中的位置的嘗試……如果信仰是真正的信仰的話,會禁不住地提問並尋找答案。因此,神學絕不是高尚的學術智性遊戲,只祕密地保留給少數初學者而已……」3

神學就是「信仰尋求理解」的話,那麼每一位主日學或團契導師,以及小組組長,在啟發信徒理解信仰的人,可能都在從事神學教育的工作。我們的神學教育甚至不限於教導環節之中,平日的行事為人就是反映了自己對信仰的理解。我們如何「作為」人,就是向身邊的人傳遞怎樣的神學想法。

就好似家長對孩子的教導,孩子幼時我們會教他說話、走路、基本的認字等等,孩子長大就可以到學校學習。家長即使沒有與教育相關的專業訓練,他們仍是孩子的老師,甚至可能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教導學校沒有涵蓋的道理。

以上的說法或許會為兄姊帶來壓力,我們如此卑微,豈敢為人師。既然我們知道自己不足,甚至是不配,更要學習謙卑,時常尋求上主的恩典,並且感謝上主的錯愛和托負,這正是上主給我們的操練。

在神學院上的第一課,老師講解課程大綱,叮囑我們在上課前要預習指定文章,笑說:「如果讀不明白,可以問老師、問同學。如果仍然不明白,還可以問上帝。」縱使在教導或理解信仰的過程中,有多大的難關,我們還有願意向我們啟示自己的三一上帝。這是神學的第一課,也是最大的一課。

萬家諭宣教師


 

牧者心聲(2023.1.22)

【牧者心聲】鄭海傑宣教師

「賦」傷前行

  

今年年初,香港差傳事工聯會(下稱:差聯)邀請本人於「洛柔青年宣教大會:香港站」中擔任第二晚的講員。是次宣教大會的主題為「紛亂世代•賦傷前行」,而大會給予我的講題就是「賦傷前行」。相信您和我會有同樣的疑問:「賦傷前行」的「賦」字寫錯了吧,應該是「負」傷前行,不是嗎?查問之下,原來差聯刻意用「賦」的原因,乃是要突出我們所背「負」的傷痛,若果是上帝屬意賦予我們去背負的,必有其存在意義,甚至能成為我們繼續前行的動力;正如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2章所說:「我(上帝)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保羅)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

我們對「傷痛」(包括身體上及心靈上的傷痛)不感陌生,但通常會希望它是短暫的,巴不得「這根刺」速速遠離,甚至多次祈求天父叫這刺離開我們,卻至今仍背負那傷痛。沒有人會喜歡與傷痛共存,但如果這傷痛是天父上帝賦予的呢?我們能否像保羅一樣,找出上帝「不挪走那根刺」的心意,從而能更有力量「賦」傷前行呢?我感謝上帝在30年前賦予了「一根刺」(下身癱痪)給我,讓我深刻體會上帝的恩典真的夠我用,上帝的大能真的在我的軟弱上顯得完全,以致30年後的今天,我仍能由衷感激上帝,並坐在輪椅上真誠地說:「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親愛的弟兄姊妹,您能找出上帝賦予您的那根刺背後的意義,以致您也能和我一起「賦傷前行」嗎?

合一堂馬鞍山堂這幾年的經歷,使她累積了不少「傷痛」。作為牧者,我曾再三祈求主,叫這些刺離開馬鞍山堂,好使教會在新的一年能更健康地成長;但聖靈卻對我說:「孩子,這(馬鞍山堂)是我的身體,難道我不比您們更覺痛嗎?但這根刺是有它的存在意義,您們只管繼續向前行。」對,與其在傷痛中質問:「神呀,祢在哪兒?」或苦問:「我們為何受苦?」,不如安靜下來,反思上帝賦予這些刺對教會的意義,深信更能成為我們馬鞍山堂「賦傷前行」的動力。

噢,忘了向各位主內弟兄姊妹說聲:「恭賀新禧,兔年蒙福!」

主內,海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