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心聲(2022.10.16)

【牧者分享】吳家聰宣教師

我在區會的經歷

  

我在區會的深刻參與是2006年我參加望覺堂與長洲堂教牧和弟兄姊妹一起合作服侍大澳小學學童及認識雅各堂。除了認識雅各堂的處境,當中明白到在區會中資源共享,互相幫助,並且可以建立堂會之間的關係。

後來,2011年成為區會差遣宣教師後,在宣教師團契被選加入宣教師團契職員會,1 宣教師團契除了舉辦聚會,有時會議上討論處境上的牧養及如何支援宣教師。我們又外出探訪宣教師。我們從中認識各堂會宣教師,禱告記念各同工的需要,彼此分享交流事奉得著。

在神學牧職部的參與有2013-2015年神學牧職部的社會關注小組成員之一,就在這時與李信堅牧師交流和合作。另外,在吳碧珊牧師(當時區會副總幹事)帶領下,我參與並協助籌備華人婦女神學工作坊。2 再後來,2018年我完成第七屆校牧課程。以上這些事工和訓練,加深我認識區會牧者對傳道服務的看法,甚至對社會和婦女事工的關注。

在區會執委會中,2014-2015年年會當選執委之一,我是青年界別。透過出席區會執委會,能讓我認識到區會的運作模式、人事安排、會議程序,更能讓我將區會和堂會連繫彼此中的關係。

我對世界傳道會之認識是由2006年代表區會參加世界傳道會東亞區之「青年工作體驗營」(Youth Work Camp),於馬來西亞舉行,當年為期兩星期的學習與服侍,相當深刻,並且開始與東亞區的肢體結連。2012年我被區會派出參加世界傳道會東亞區青年事工主辦之「我愛緬甸」宣教訓練營,在營中擔任導師。跟緬甸教會青年信徒、神學生及牧者探討「性別公義」議題。經過是次參與,使我認識多了緬甸政治和經濟如何影響其人民的生活;另外,當我與當地教會信徒和牧者交流時,使我對緬甸社會和教會中仍普遍存在男尊女卑的狀況加深了認識,更對性別公義有所更新和整合。2013年區會邀請我參加世界傳道會東亞區之「婦女領袖牧養交流會」,於香港舉行。3 後來,2016年6月區會邀請我出席世界傳道會會員大會,於南韓濟州島召開。會議期間我被推選為2016-2020年世界傳道會董事會成員,4 並2021年世界傳道會之總幹事遴選委員會成員。是次經驗令我認識到不同地域的特色,教會背景的異同,傳教士將基督的福音與愛帶到有需要的地方,按當地的處境需要,作出相應事工安排和神學思考。

牧者要將堂會與區會關係建立,擴闊堂會信徒的眼界,認識不同堂會,彼此交流及合作,從而得著單獨堂會未必能支援的裝備訓練。中華基督教會是宗派與教會組成的有機聯合教會,推動教會合一運動來達至本色化與自立的目的。牧者要讓信徒明白教會合一的並非只是「求同」一律,區會並非一個協會或聯會,乃是一個有受按牧職、聖禮施行和信仰教制的教會,並持守普世合一的精神。

若果教友想認識區會,可以索取區會每月出版的《滙聲》或到區會網頁https://www.hkcccc.org/ 瀏覽。

吳家聰宣教師


1. 2011-2013年及2013-2015年作康樂一職。2015-2017年成為宣教師團契職員會主席,但於2016年8月請辭職員會,因6月被推選為東亞區女性代表加入世界傳道會董事會。
2. 於2015年第一屆華人婦女神學工作坊,在馬來西亞新山進行;及2017年第二屆華人婦女神學工作坊,在香港進行。
3. 自該次起,吳碧珊牧師發起開展第一屆華人婦女神學會議,主要是因為語言上和傳統背景比較上相近,容易在婦女神學上交流。
4. 因為架構重組,運用新模式運作,要在六個區域選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