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活水、每日讀經釋義等,都是過去我曾經使用過的靈修材料,尤其是每日讀經釋義,陪伴了我超過十年。近年除了大齋期和將臨期會跟教會編排的靈修材料,多數會跟建道神學院以釋經靈修為主的「爾道自建」,每日一篇靈修文章讓信徒作為每天親近神的屬靈食糧。
筆生難忘
我其中一種靈修方式會先以該天主題經文作為默想,有時會讀幾遍,然後將有感動的鑰字寫下,才閱讀其關鍵信息及分享,再按著思想問題自我省察或默想題目作為反思。有時亦會將當天金句及重點記下,作為靈修筆記。筆記中,較深刻有這幾句,會時常作為自己的勉勵:
明白神的旨意,是最大的智慧
尋見神的旨意,是最大的發現
遵行神的旨意,是最大的成就
靈攬無缺
靈修並不只是局限於每天參考靈修材料,近年,每年都會參與靈修或退修聚會,接觸了不同類型的靈修方式,如明陣、藝術表達、身體對話等,亦不局限於基督教,也有參與伊納爵、東方靈修等。特別難忘有數年跟隨一位靈修導師和與一群來自不同教會的姊妹、同心同行之個人及群體靈修旅程。透過工作坊、日營、退修會、靈修操練和陪伴,學習開放心靈、建立以基督為首的愛之團契,共同在生活的顛簸中尋找上帝,經歷生命之更新,體驗上帝之臨在及見證祂的真實。
靈修幫助我的信仰建立,信仰提醒我靈修的重要。
靈修是與上帝同行,與耶穌親近,與聖靈交通。
鞍山論劍
提起靈修,自然會連著「讀經」,這都是信徒生活「必需品」。保羅對此有特別的看見,他在以弗所書提到要作剛強的人,穿戴上帝所賜的全副軍裝,其中「聖靈的寶劍」就是上帝的道,作為對魔鬼進可攻退可守的武器,亦是今天我們的「聖經」。


手握寶劍,也要正確使用方為更有效。透過靈修、速讀、研經等加強掌握上帝話語的能力;透過與聖靈親近,更能敏感上帝的話語及提醒;培養辨明能力,俐落地剖析上帝話語、識穿魔鬼的圈套。
自從遊走於不同靈修材料,系統地閱讀聖經便疏忽了。這年我按著「香港讀經會」和「香港聖經公會」聯合印製的讀經表進度,好像一個學生參加閱讀獎勵計劃,完成一天讀經目標便加「✔️」奬勵自己,讀經生活多添了一些樂趣。
本週六(31/5)本堂舉行「一本正經」讀經營,期待彼此分享鞏固讀經生活,建立讀經習慣,實踐切慕主聖言,到時一起來個「鞍山論劍」:讀聖經、愛聖經、活出聖經。
祢這麼愛我
多年前有一首詩歌「祢這麼愛我」,可能反映到我們教會生活的現實常態,願作為提醒。以下是部分歌詞:
背不出金句詩歌很少唱,信徒如我那樣失見證失方向,
想追求,但事奉有點勉強。
何時開始,崇拜時愛夢遊,奉獻少少就夠,
就算內疚總找到十萬個理由,
沒有靈修,說通通不影響得救,就算心照這算哪種藉口。
自那天,的確有心想改變我思想,卻發覺,
讀經幾多次都失去印象,信徒如我那樣,
失見證失方向,想追求,但自問有點勉強。
全首詩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IaZAAzeZms
周劉翠萍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