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留意到一則有關好人好事的網上新聞,有人在一間連鎖快餐店遺下了一個存放了巨額現金的背包,過了一天才察覺。當他返回快餐店查詢背包下落時,得悉經理因未能成功聯絡到他,便把背包交到警局,事主的失物因此失而復得。
這本是一件平常的路不拾遺事件,本來沒有甚麼值得一提,但當我聽到記者訪問那位經理對這件事大受事主及坊間表揚的感受時,他表示沒有想過有人受惠後會如此感激他。其實同事們都很開心,他們只是做了平常會做的事吧。
我被他說這個「平常會做的事」觸動了,這正是我們信徒在靈命上值得追求的方向。每年鞍合都很著重教會節期帶給肢體的靈修操練,期盼鼓勵大家建立每天親近神的習慣,靈命得以不斷更新。不過我們要當心,當我們過於倚賴於工具時,很容易以為做了靈修操練的功課–讀經、祈禱、默想、禁食……,就等於靈命會有長進。但事實好像並非如此,當靈修操練過後,那些從理解、從感動或從得著帶給我們的屬靈生命養份,是否真的會結出果子呢?
主耶穌的兄弟雅各提醒我們:「但是,你們要作行道的人,不要只作聽道的人,自己欺騙自己。」雅各書一22。今天的福音經課提醒我們,不結果的無花果樹會被砍下來,就斷絕與主結連的生命了。屬靈的操練不應只停留在節期內,能建立自己的習慣才是最重要,能恆常地親近神,日子有功,我們結出的果子,就是不被人看見、不被人表揚,也可以祝福到別人,討神喜悅的。當然,靈命成長是有進程的,有刻意「行」道(doing)的時候,有「漸肖主形」(becoming)的過程,才有「成為」(being)神喜悅的模樣,活出基督的生命。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他的律法;這人便為有福!」詩篇一2。盼望渴慕每天親近神成為我們「平常會做的事」,結果子便只是遲早的事了。
顏列銘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