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最新消息

牧者心聲(2022.07.17)

【牧者心聲】李劉靜嫻

「愛」的踐行

  

相信很多弟兄姊妹也聽過「愛的真諦」這首歌,內容取自聖經新約哥林多前書13章4至8節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經文。很多婚禮也用來勉勵一對新人要彼此相愛,一同建立屬主的家庭。其實更加適合跨年齡的生活踐行。

鞍合家,我們屬靈的家

「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人若說『我愛上帝』,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了;不愛他看得見的弟兄,就不能愛看不見的上帝。愛上帝的,也要愛弟兄;這是我們從上帝所受的命令。」約翰一書4章19至21節(和合本修訂版)

今天是教會的「敬老主日」,依我看來,是提醒我們要「敬長」,也不是只在今天,而是每一天的生活態度,我們要尊敬那些比我們年長的,「敬」是包括有「愛」,「長」也不只限於年老者。

除了「敬長」,我們也要「護幼」,要愛護比我們年幼的弟妹,循循善誘,不溺愛,要作他們的好榜樣。在家如此,在屬靈家 — 教會也應如此。

鞍合教會踏入25週年紀念,我們可為主作甚麼?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你們若彼此相愛,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章34至35節(和合本修訂版)

李劉靜嫻執事
2022年7月17日



牧者心聲(2022.07.10)

【牧者心聲】何祐生宣教師

值理會(堂會)的成長與承傳

  

1. 值理會架構之成長與承傳

1996年的「受託主日」中,刊載馬鞍山堂早期的行政架構:正副主席、正副書記、宣道組1 、婦女組、主日學組、青少年組、聖樂組、聯誼組、推廣組及庶務組等八個組別,此乃承傳合一堂部分行政架構。

馬鞍山堂自1997年建成及開始聚會後,信徒日增。時至1999年的《合一週刊》受託主日紀錄中,馬鞍山堂行政架構新增了「經濟組」和「福利組」,取消了「推廣組」,成了九組2 ,2000年馬鞍山堂由「組」踏入「部」,承傳了合一堂的九部行政架構。

合一堂在主任牧師曾昭陽牧師策劃下,期望各單位堂由九部精簡為五部,以便更聚焦於教會主要聖工,如敬拜、團契、培育、福音和管理等。馬鞍山堂在李信堅牧師積極推動下,於2013年將九部轉化為五部,成為今天本堂運作的部門:崇拜及靈修部、相交及關顧部、福音及外展部、信徒培育部和堂務行政部。

2. 值理會成員之成長與承傳

1995年至1999年仍未成立值理會時,是以「合一堂馬鞍山堂禮拜處委員會」管理和推動馬鞍山植堂事宜。然而,當時之委員會並沒有固定人數和男女比例。2000年第一屆值理會正式成立,由15男和15女組成,與此同時,值理會也由「組」改為「部」,反映當年教會是由初生邁向成熟的階段。

教會經過四年的穩步發展成長,信徒日增,值理人數於2004年增至18男和18女。感謝上帝的厚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教會,在短短兩年後,值理會人數於2006年隨之而增加至男女各20人。藉值理會人數的規模,就看見教會的成長與增長。

3. 參與值理會事奉十年以上之值理(或執事)芳名

25-27年:蔣慧民、劉紹雄、劉賴宇衞、李劉靜嫻、周耀華、周劉翠萍、劉瑞龍、方奕楷、方何玉英、曾善培、李穎康、關吳煥鈴,共12位。

20-24年:方奕森、李黎婉珊、劉吳琰芳,共3位。

15-19年:張漢華、鍾鍾轉芳、戴少陵、戴柯翠麗、周偉明、周徐美英,共6位。

10-14年:顏列銘、曾黎翠鳳、潘廖小紅、鄧黎湘儀、李曹敏玲、張耀光、張麥家慧、梁溫煥玲、邱鄧愛蘭、李棟國、李德權、李業威、李文聰、鍾耀輝、薛昌華、彭梁美英、鄭文榮、李兆樑、劉文良、彭炳雄、陳志榮、黃瑞麟、馬潘玉蓮、洪劉麗麗,共24位。

何祐生宣教師
2022年7月10日


1. 馬鞍山堂於1995年已開始以「八組」為行政架構,反映當時的規模較細,延用至1999年。
2. 「九組」中週刊「宣道組」和「宣道部」,其餘稱「組」,筆者認為當時稱「宣道部」是手文之誤。

牧者心聲(2022.06.19)

【牧者心聲】鄭海傑宣教師

兩餸一湯1

  

一位剛獲「米芝蓮三星餐廳」的主廚接受電視台訪問。

記者:「恭喜你的團隊獲得這項殊榮!你最想感謝誰?」
主廚:「我最想感謝我爸爸,是他教曉我煮出人生中第一道菜。」
記者:「父親節快到了,你會送甚麼禮物給爸爸?」
主廚:「呀,我還忙著設計父親節的特備菜單來招呼客人,未有空間想這問題。」
……

翌日工作完畢,主廚致電爸爸。

主廚:「喂,爸爸,父親節快到了,您有甚麼禮物想要呀?」
爸爸:「有心,有心。我想吃您親手煮的菜。」
主廚:「對不起,父親節當天有許多賓客,餐廳一定忙透。不如我們改天吃別的高級餐館,我可試試別家廚師的手勢,順便和您慶祝父親節。」
爸爸:「兒子,爸爸只想在家吃您親手煮的菜,已經很久沒嚐過了。」
主廚:「……」

掛斷電話後,主廚獨自坐在豪裝餐廳的大窗前,對著五光十色的街道沉思。
……

自從媽媽離開後,父兼母職的爸爸為照顧自己疲於奔命。記憶中最回味的,是爸爸的「兩餸一湯」,甚至夢想自己能像爸爸一樣,煮出如此佳餚美食。爸爸雖然不是甚麼知名廚師,但經他多年的指導,兒子苦練出「一身好武功」,更在一次廚藝大賽中脫穎而出,隨即開始了他的「主廚生涯」,但同時亦使他不再踏足自家的廚房了。想到這裡,主廚方才明白爸爸想要的父親節禮物,不是米芝蓮餐廳級的「美食佳餚」,而是兒子親手煮的「兩餸一湯」!

主廚忍著差點掉出來的眼淚,聯絡上餐廳經理,指示他立即通知所有預訂了父親節特備菜單的賓客,由於當天主廚包了場,因此抱歉未能招呼他們。

經理:「主廚,當晚要款待甚麼貴賓們?是否需要預訂珍貴的食材?」
主廚:「不必了。當晚只得一位想吃『兩餸一湯』的貴賓。」
……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有時真的不自覺,為了一己的「理想(私慾?)」,本末倒置地犧牲了最不應該犧牲的「家人」甚至「信仰」。鼓勵您安排一個時段,找個空間給自己,安靜下來,重尋一下自己的根源(心靈歸家),重整一下生活的優次(轉化與更新);或許,您能重拾您生命中那回味無窮的「兩餸一湯」。

耶穌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面的,我也常在他裏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甚麼。」約翰福音15:5

鄭海傑
2022年6月19日


1. 這故事是今年6月8日晚,當我為一位教友禱告時,聖靈彷彿用直播(live-streaming)的方法告訴我的。

 

堂會故事(2022.06.12)

【堂會故事】司徒淑禎姊妹

柬埔寨宣教體驗

  

編者話:
弟兄姊妹在合一堂馬鞍山堂經歷生命成長,是透過不同部門事工及事奉人員的付出後的成果,過程中,最重要當然是天父恩典,帶領教會前行,發揮事工果效及弟兄姊妹的恩賜能力,才能成事!如本文主角,在教會接受初信栽培,加入團契及上主日學,學習事奉,參與短宣服侍,更有同路人在旁同行鼓勵。她的故事,是否也與你在堂會成長的片段有所相似?

在 2012年8月開始參與合一堂馬鞍山堂崇拜,並開始接受初信栽培,同學間互相鼓勵支持,隨之在 2014年6月8日受洗,並參加團契,持續上主日學,對教會有了歸屬感,從此落地生根!雖然堅定跟隨主,但小信的我,當時仍然患得患失!

天父在2015年5月一次崇拜,透過李應新牧師在講台上所作的柬埔寨醫療短宣呼籲,直接與我內心對話,我不禁驚問:「是祢嗎?剛剛是祢一一回應我心中所問的嗎?」那超級震撼感迄今仍然記憶猶新!更奇妙的是崇拜後,靜嫻執事隨即邀請我一起參加該次短宣。雖然我對短宣毫不認識,雖然我剛受洗不久,雖然不知自己能作甚麽,雖然…… 其實當刻,我已經決定回應天父的呼召,遵行基督徒的大使命了!

了解柬埔寨醫療短宣是到柬埔寨貧乏地區,提供醫療服侍,期望當地村民在困乏之中,得到我們這班基督徒的關懷與幫助,並傳達基督的愛。報名後才發現已活了半個世紀的自己原來是個「超級港孩」,又怕蛇蟲鼠蟻…… 有潔僻的我知悉我們的服侍點是沒有水、電、廁所的落後地區,也會探訪孤兒院等,兼且還會到類似香港堆填區、臭氣熏天的垃圾山,真是嚇呆了!我自己知自己事!內心忐忑,未知能否應付得到!雖然突然要面對自己很多很多不足,以及朋友、同事極力勸阻,但我仍然堅持不放棄!決心踏出安舒區,抓緊有限的時間,積極自我訓練、祈望能儘快克服我所懼怕的,努力裝備自己,以應付迎面未知的艱巨挑戰;但難免總會有很多憂慮和恐懼,唯有信心交託予那呼召我的主!我不住禱告;此外,團契小組、何生、靜嫻、牧師等亦為我祈禱。從那時開始,我與天父關係更加密切!

首次短宣的經歷極為震憾!畢生難忘!雖然我仍然遇到我懼怕的,雖然看到當地村民的逼切需要與無助,實在傷心難過;但在服侍過程中,卻又遇到很多很多奇妙事情發生,讓我親身體驗到「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可能」!我真正感受到天父與我們「同在」、「同行」、「同工」。而我這個「港孩」沒有作甚麽貢獻,反得到各團員的接納與包容、身心靈上的照顧與愛護,無言感激!這亦燃起我持續每年參與短宣服侍之心。

雖然仍然有恐懼和軟弱,知道面前仍有很多困難和挑戰,但我仍願意盡力克服障礙,因為要先改善自己,才可近距離接近我要服侍的人。我的親友眼見我努力不懈地訓練自己適應環境,沒有退縮;憑著堅定不移的信心去克服種種困難與障礙,隊員間無分彼此、互相守望,我得以平安順利歸來。更不斷興奮雀躍地與人分享、再分享、再三分享我的喜樂與得着。他們已由初時擔心勸阻,變成讚賞與鼓勵!迄今已有三位同事被受感動,開始了她們宣教之路,實在令人鼓舞!

感恩這些年來得到屬靈夥伴的栽培與鼓勵,陪伴我成長。當初提心吊膽、戰戰兢兢的我,如今身心靈已較以前紮實了,亦能夠放下自己,學效耶穌基督榜樣,走入人群裡,用心、用行動親自接觸有需要的人,傳揚基督的愛。

堅持著每年都參與短宣,每次我都非常享受,並熱切期待下一次出隊。因為過程中,切切感受到天父的「同在」,祂定必引領保守。最重要的,是祂並沒有讓我沮喪跌倒,也未有如我的家人和朋友般,替我阻擋、移除或迴避所有困難和險阻;而是親自牽手引領我面對並克服種種軟弱,攜我共同跨過各種不同的困難與挑戰,讓我真正成長!

「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我明白到天父差遣我出去,並不是因為我能作甚麼,而是讓我為祂作美好見証,感染其他人,以生命影響生命。祂藉着短宣陶造我,讓我生命得以更新變化,開展了不一樣的人生!天父如此愛我,除了感恩,我更會堅守基督徒的本份,盡心盡意盡力地執行大使命,要將福音傳開去,傳給萬族萬民!

惟持續了五年的短宣服侍,2020年開始遭受到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暫停至今,期待疫情儘快過去,能夠繼續為主作工!

當年靜嫻執事替我寫的自我鼓勵訊息,現今仍銘記於心,時刻提醒自己,為自己打氣,願與大家分享共勉:

「上帝會幫助我一步一步迎難而上!
主説:『不要怕,只要信!』
我回應上帝是親臨貧窮和需要福音的人當中,
要有行動不只是付錢。
他們是和我的死敵住在一起,
所以主必幫助我勝過死敵,
我才可接近我要服侍的人!
努力、加油!」

司徒淑禎

 

牧者心聲(2022.06.12)

【牧者心聲】蔣慧民執事

歌頌與崇拜──試從植物生命的角度思索

  

我們的信仰生命由道種開始:道種在我們心田中札根,發芽,生長,長出枝葉,結出果子;而我們的歌頌與敬拜是對主道與愛的回應,始於上帝的話語,並以之為中心。聖經中有不少以植物為喻的經文:如福音書中的芥種、葡萄樹及詩篇第一篇栽在溪水旁的樹等,都是大家不陌生的,我在此則借植物生長的幾個階段為喻,思索我們的歌頌與敬拜。白居易曾與元稹詩論詩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我就借此闡釋:

根情者,植根上主的愛。
對基督徒來說,信仰歸結到一個字,就是「愛」,是生命與信仰的根本。
上帝是愛,祂先愛我們,我們才可以愛。
祂因愛創造;天父未因我們得罪祂而捨棄我們,祂長存的愛見於祂如慈父長久期待我們浪子歸家,更見於差祂愛子臨世施拯救;基督因愛而紆尊降世,甘受屈辱苦難,十架犧牲,成就救恩,祂的愛激勵我們;聖靈因愛護持眷佑,光照引領。我們讚美歌頌是因上帝的本性與作為的一種愛的回應。這是我們要緊記的。

苗言者,長出言傳的苗。
信徒因着「心裏相信」、受感動而作「口裏承認」的認信是崇拜行動的開端。
這些言辭話語在崇拜裏可以是宣告、祈禱或歌頌等不同的形式。
世界的開創乃源自上主的話語,人神的溝通話語是非常重要的媒介。
詩歌的創作因着人的感受而發言,如尚書所謂:「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言傳是神人對話中,上帝先向人發言,人作回應;而人的回應既依循主道,也言說心聲。

華聲者,開出頌讚之華(花)。
詩詞經譜上音樂成為歌,其音樂美就可使言辭升華,也彷如給文辭穿上華美的衣服,植物披上花朵(華/榮都可以指花朵)一樣。詠者,從言從永,長言也;樂記也有云:「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說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而基督教合唱指揮大師馬革順稱歌唱為語言的慢鏡頭。
上述三者均指合律的音樂之聲比普通的言語更具和諧美感,更適切用作讚美上主的美德。言辭與音樂結合,在傳情達意上具感染力,觸動心靈,在集體敬拜時更將不同會眾的心靈結連起來,聲合為一,為主作見證,歸榮主名。
而且在表達方面更可配合具美感的肢體動作──舞蹈──更美上加美(一些教會崇拜裏更有禮儀舞蹈)。

實義者,結出生命果實。
深深地感動人心靈的是內容豐美果實,且可給人深遠的影響者。
詩歌的頌唱若能將詩人、作曲者、演唱者所信、所感、所悟、所經歷者以高度效能的演繹傳意,更能使人生命得造就。若蒙聖靈感動,生命更結出美果;真誠敬拜者就是愛主守道的人,他們的生命必果子纍纍。
媒介就是信息;信仰內容要化作音樂藝術的載體;道成肉身,也要肉身成道。傳意要有意義,要傳出意義,就要真誠地將心意、情意、意志表達。溝通的意願也是不可或缺的。在音樂藝術果效上更要注意意象及意境的表達及營造,但總要真誠。

由是觀之,詩歌與音樂藝術以至崇拜的內容與形式可以看為一個有機生命體,是有密切關係,有一致性的。相似地,我們的作為與存有其實也不可分割的,我們是個怎樣的人,就會影響着我們怎樣相信,也影響着怎樣說話與歌唱;反之我們怎樣相信,怎樣說話與歌唱,也會影響着我們人格的形成(becoming)。

蔣慧民執事

 

牧者心聲(2022.05.22)

【牧者心聲】蕭仲駒牧師 關係式牧養的再思    一位屬靈導師介紹我看路恩哲著,劉如菁譯,《第3次牧養革命:關係 …

繼續閱讀

牧者心聲(2022.05.15)

【牧者心聲】王慧賢宣教師

復活……在我嗎?

  

 身體超然的自癒能力

最近切水果時,手起刀落,一不小心,意想不到小小生果刀能如此鋒利,立時在指頭𠝹出一個傷口,鮮紅色的血隨之滲出。

可能因為傷口太齊口了,沒有痛的感覺。當下,反而令我想起人生中一些難忘的受傷經歷:兒時玩氹氹轉因轉得太快,整個人跌在地上,有碎石插入肉,當時用牙籤挑出一粒又一粒的碎石,至今留下瘡疤;兩次骨裂,一次由十多級樓梯直滑到地面,另一次因地面太濕滑,整個人如溜冰般(但並不優雅)直撞門口;最深刻的一次,是中學家政課車衣時,車衣針像串燒一樣穿過指頭,當時自己無懼無痛,自行拔出車衣針,人生第一次見小小傷口可以湧流出如此多的鮮血(至今仍然是流血最多的一次意外)。

如果我這一切的傷口,出現在已死的身體上,並不能癒合,我必是一個遍體鱗傷,殘缺得不堪入目的人。如今,我心中不禁由衷地讚嘆上帝造人的奧妙,能夠有如此超然的自癒能力。

 在已死的地方經歷復活

今週是主耶穌基督復活後的第四個主日,我們已踏進教會年曆中的復活期,你相信主耶穌基督已復活嗎?若你相信,你又能肯定跟隨主耶穌的你和我也能經歷復活嗎?我所指的不單是主耶穌第二次再來的時候,信衪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而是此時此刻在你已死的事情上,能信任主耶穌使之復活嗎?

那怕是你與某人已死氣沉沉的關係?你已灰心繼續努力的好事?你不願意投入的事奉?你對社會諸眼不順的地方?抑或是你已經不再喜歡鞍合這教會?

林後四10:「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

從前主耶穌因世人隨心所欲自私的選擇,被釘十字架;可是,主卻復活了!這被世俗人所打沉的你,絕對能夠與主同死同埋同復活,倚靠主耶穌的大能,把你已死的心再一次活化起來。唯有你將自己要如願以償的心願,改變為去察驗主耶穌、經歷主耶穌的追求,你方能不再於不同關係中出出入入:愛這個或恨那個;不再憎恨眼前你不想尊重的人;不再穿梭在不同教會並且只選擇性地參加自己喜歡的聚會。求祂!在你已死的事上,使你能經歷主耶穌的復活。

王慧賢宣教師

 

牧者心聲(2022.05.08)

【牧者心聲】周劉翠萍執事

耶穌與母親馬利亞

  

耶穌肉身的母親馬利亞,我們常常都會以「蒙福的女子」形容她,身份何等尊貴。馬利亞是一個極普通的名字,可有想過這名字的意思為「痛苦」。聖經中對馬利亞的記載不多,每次均刻劃她作為母親的時候,這一切可以一句話貫之:「你的心也要被刀刺透。」(路加福音2:25-35)。(先知西面的預言)我們從她與耶穌五段的「相遇」中,看看這位作母親的心路歷程。

路1:49 耶穌在馬利亞的母腹中
馬利亞在懷孕時忍受了未結婚已有了身孕之屈辱,卻稱頌上主『那有權能的為我成就了大事……』。

我們常會記得尊主頌「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上帝我的救主為樂」,並常以此稱讚馬利亞。在當時,少女未婚而懷孕是不貞,未婚夫或丈夫可用石頭將她打死,我們看到馬利亞的堅強性格,她肯定而堅強地一句簡短的說話:「就照你的話做吧」。

路2:41-52 “反叛期”的耶穌與馬利亞
當耶穌十二歲時跟父母往耶路撒冷,馬利亞找到了失散的耶穌向他表示憂傷時,耶穌竟說為何要找他,因為祂以天父之事為念。

這件事的結局是耶穌就與父母回去,馬利亞「把這一切的事情都存在心裡」,這事讓她被提醒耶穌並不完全屬於她,我們看到馬利亞讓孩子有自己的發展空間。子女踏入青春期,開始不再以父母為中心,會思想父母以外的事情,作母親的不是放任,而是放手。

約2:1-11 耶穌首個神蹟由馬利亞促成
耶穌長大後出外傳道行首個神蹟(把水變酒)時,馬利亞提醒她兒子,主人家已經無酒招呼客人了,耶穌卻表示「母親,我與你有甚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

馬利亞看到了一件很尷尬的事情發生了,她很著急,希望耶穌可以做些事情;耶穌的回應,可能亦令母親感到另一種尷尬。有時母親不要太緊張,我們看到馬利亞的「時間表」與耶穌的不同,她學習要跟著孩子的時間表成長,並按上帝的旨意去行。

太12:48-50耶穌重新定義與馬利亞的關係
有一次馬利亞和耶穌的兄弟來找他,他竟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

按字面,耶穌前句這番說話是“大逆不道”的,作為母親聽到都會感到不被尊重,我們看到馬利亞沒有計較地位及尊嚴,沒有勉強走進群眾中責備祂不孝,反成全了兒子。馬利亞明白耶穌與她的關係改變了,理解到這話的意思是凡遵行上帝的旨意,就是祂的兄弟、姊妹和母親。兒女長大了,有說管教子女的方法,不應只家長式教育,需要建立像朋友般相處,對孩子說話背後帶出的意思及感情,可更促進親子關係。

約19:25-27 親歷耶穌死亡的馬利亞
耶穌釘十字架的時候,不是很多人敢走近,但耶穌的母親和一些婦女、門徒來到十字架下。

馬利亞不會在乎別人的言語、行為的攻擊。無論別人怎樣評論兒子,甚至身份是一位「死囚」,我們看到馬利亞都能接納耶穌,因為她是孩子的母親。兒女遇到困難或痛苦,作母親寧願承受的是自己;但正如十字架的苦難,惟有耶穌必須由自己承擔。母親未必能代替孩子去做任何事情,但願意陪伴孩子成長。

#馬利亞性格堅強
#馬利亞讓孩子有自己的發展空間
#馬利亞學習按上帝的時間表跟著孩子成長
#馬利亞成全了孩子
#馬利亞接納孩子

周劉翠萍執事

 

堂會故事(2022.05.08)

【堂會故事】方奕楷弟兄

由動土到奠基

建築.建人

  

1996年,你已搬入馬鞍山居住?或是仍未信主受洗,更談不上加入合一堂馬鞍山堂?

不論當年我們是相識,或是只是街上擦肩而過的陌生人,今天因著天父的恩典、合一堂馬鞍山堂的緣故,我們走在一起進到這個大家庭。回想當年,籌建新界堂校委員會選擇在96年4月21日,舉行「動土禮」,在當年仍是一幅地盤的堂址,一群教友驅車浩浩蕩蕩前往此地,見證天父帶領合一堂籌建新界堂校標誌性的階段!

當年仍年青的我,喜歡拿著攝錄機,拍這拍那,榮幸有機會將「動土禮」的過程拍攝下來。望著空蕩蕩的泥地,本是很難想像在上面建設馬鞍山堂的面貌會是怎樣,但參加者仿似帶著另一對預知未來的眼睛,預視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同心為拓展神國忠心服侍。在一個天朗氣清的週日下午,籌建新界堂校委員會主席,已故執事單家傳醫生,手執泥剷,象徵性在地上剷起一撮泥,代表我們為合一堂馬鞍山堂決心建好教堂,也矢志建立門徒!感恩,片段都留存在《五週年堂慶感恩集VCD》中。

今天置身於合一堂馬鞍山堂,在樓層間穿梭往來,參與聚會,投身事奉,進出不同間格時,你是否想到,在當年「動土禮」祝福環節,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總幹事吳振智牧師祈求天父使這聖所能超越其中的間格!這提醒我們,要善用天父賜福給我們的空間,亦期望不要受建築物外表的限制,祈求我們為天父培育更多人更多門徒,為祂作更大的事!

過了年多的時間,我依舊拿著現已棄掉的攝錄機,為教堂興建的過程拍下零碎片段,棚架、建築工人工作、運泥車進出地盤等景像,全記在影碟中。當馬鞍山堂的建築工程大致完成,1997年6月29日,舉行「奠基禮」,儀式同樣由當時帶病的單家傳執事主持,同年9月,幼稚園校舍落成開課,並命名為「合一堂單家傳紀念幼稚園」,翌年增辦幼兒園。

1997年12月7日,舉行新堂「啟用禮」,在正堂舉行崇拜,約有100人參加。

眨眼度過廿五年的歲月,光影留住上帝恩手帶領馬鞍山堂的歷史,今天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單用手機已可拍下高質的影像,但我更期盼合一堂馬鞍山堂每一位成員,用我們的眼睛,用心,將天父奇妙帶領的經歷留存在心,使這段歷史傳頌下去,多廿五年,為一代一代,傳遍更多個世紀!

 

特別通告(4 月 24 日起)

特別通告(2022年4月21日)  香港政府宣布於2022年4月21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因此本堂更新以下安排: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