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最新消息

牧者分享-從善用恩賜至建立馬鞍山堂

【牧者分享】蕭仲駒牧師

一、恩賜問卷調查結果及分析

  配合2021年合一堂教友進修會有關恩賜之主題,馬鞍山堂派發了103份《你的屬靈恩賜測試表》,並在3月初收回53張問卷—「恩賜評分表」(交回問卷者:45位是本堂弟兄姊妹,8位是本堂教牧及幹職同工),有效問卷為52份;簡單結果分析如下:-

  最高分數的首五項恩賜依次為,第一:幫助人,執事,教導,憐憫人,治理。最多人擁有的首五項恩賜依次為,第一:幫助人,執事,施惠,教導,〔牧養、智慧、知識、憐憫人、治理,均列第五位〕。若整合「最高分數」及「最多人擁有」,馬鞍山堂三大恩賜為,第一:幫助人、第二:執事、第三:教導。

  整體而言,這次問卷調查的代表性不高1,但也有其參考價值。來教會辦公室領取《你的屬靈恩賜測試表》的103人是有登記姓名的,多數為活躍參與教會聚會或積極參與事奉的人。調查結果顯示,這批人中的一半擁有三大恩賜:幫助人、執事、教導。

  彼得韋拿在《你的屬靈恩賜》一書中如此為這三項恩賜下定義:幫助人的恩賜是神給與基督身體中部份會友特別能力,使他們把才幹投資於身體中其他會友的生命和事奉,讓這些被幫助的人更有效地運用他們的屬靈恩賜。執事的恩賜是神給與部份會友特別能力,使他們在神的事工中找出還未滿足的需要,使用可提供的資源,使這些需要得到滿足,並幫助達成目標。教導的恩賜是神給與部份會友特別能力,使他們為了身體和其會友的健康和事工,傳達適當的知識,使其他人能夠學習。2

二、如何從善用恩賜至建立馬鞍山堂

    1. 善用恩賜與建立教會
    2.   從以弗所書第四章看,上帝賜予恩賜的目的,是要建立教會,叫眾聖徒向著基督長大成人。而各人領受不同的恩賜,為要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使身體漸漸增長。

      「我們每個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每個人的恩賜。…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者和教師,為要裝備聖徒,做事奉(diakonia—service/ministry)的工作,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信仰上同歸於一,認識上帝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達到基督完全長成的身量。… 我們反而要用愛心說誠實話,各方面向著基督長進,連於元首基督,靠著他全身都連接得緊湊,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使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4:7、11-13、15-16)〔和修本〕

        而彼得前書4章10節給我們的教導是:「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讓我們學習善用恩賜(各人作百般恩賜的好管家),為要在建立教會上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互相配搭、互補不足。

    3. 今年教會主題:「學效耶穌服事人,關心社會見證神」
    4.   根據這次問卷調查的結果,馬鞍山堂三大恩賜為,第一:幫助人、第二:執事、第三:教導。「執事」的恩賜一般來說較易被誤解,需要從聖經看其意義。羅馬書12章7節所提及「執事(diakonia—名詞)」的恩賜,可譯作「服事」(和修本)。希臘文diakoneo(動詞)的意思是服事 (to serve, minister);路加福音12章37節及使徒行傳6章2節用這字,是有關招待吃飯及管理伙食的桌前侍候。此字亦用於「作執事」(diakonos)的職份(提前 3:8-13)。最後,看這個字如何曾用於耶穌身上:「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diakoneo—to serve),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10:45)

        既然教會中有不少人具有「幫助人」、「執事(服事)」和「教導」的恩賜,透過適當的教導、鼓勵和推動,本堂在今年主題的實踐上應有不錯的發揮。事實上,過去半年我們已經落實了一些與區內學校和社服機構合作的社區服侍;九月本堂亦會開辦有關的主日學課程:「教會無牆‧服侍貼地—《效法耶穌的服侍》」,當中會選讀書本的篇章、研讀經文、並踐行服侍。

    5. 展望馬鞍山堂的發展
    6.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4: 11-12)。「教導」為馬鞍山堂較強的恩賜,實在感恩,也要繼續善用來建立教會。相對而言,「傳福音」和「牧養」的恩賜較弱。展望前面教會的發展,我們需要認真思考、探討如何在本堂「發現、發展、發揮」不同的恩賜。首先,要承認和面對,我們是否傾側或著重於發展某類恩賜,卻忽略了某些恩賜的發展呢?再者,按照以弗所書4章11-12節的真理,「傳福音」和「牧養」的恩賜是本堂必須首要發展的。要留意,「牧師/牧者/牧養」的恩賜當然是指著專職的教牧同工而言,但也是指整體在教會中有恩賜作牧養的人,包括導師、小組組長、主日學老師、探訪員、個人作定期/埋身關顧等。當然,是聖靈賜予教會恩賜;但我認為,若知道了在建立教會上在何欠缺,我們當誠心向主禱告,求施恩的主恩上加恩!在今年「教友進修會」之後的跟進上,容許我拋磚引玉,提出在發展不同恩賜上,可考慮採取一些途徑或工具,包括證主的「S.H.A.P.E. 活出人生使命」培訓課程、DISC個性測驗、有關經文及書籍的研討、在實踐中得到群體印證等。

        「教會是祂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弗1:23)
        「但願祂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裏,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弗3:21)

蕭仲駒牧師
2021年8月1日


相對於疫情前成人崇拜出席人數約為500,所收回問卷的比例只是成人會眾的十分之一,代表性不高。而且問卷是不記名,也沒有記錄交回問卷者的姓名,所以沒資料顯示填問卷者的類別。

彼得韋拿 (C. Peter Wagner)《你的屬靈恩賜》(香港:迎欣,2001),頁185-187。

 

牧者心聲(2021.09.12)

【牧者心聲】蕭仲駒牧師

屬靈同行與成長

  近年刊登於《教牧心理學》(Pastoral Psychology)一篇有關「耗盡」(burnout)的文章,為助人的專業人士(helping professionals)清楚道出耗盡的意義在於三方面的經驗:個人成就感減低(diminished sense of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情感衰竭/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及非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即不再敏感於別人的感受或困苦。耗盡是不少教牧事奉者的經驗,也是教牧離開事奉職位的兩大主因之一。除了離職的實況,耗盡會導至工作滿足感降低、缺勤、士氣低落、工作質素減低,亦會增加轉職意欲。1 其實,不少教會領袖和熱心事奉的基督徒都曾經有耗盡的經驗。

  董美琴以「掙扎的經驗」來看生命成長;她說:「若說成長,我倒不如給它一個代命詞:『掙扎』…信仰的核心是關係—愛神、愛人和愛自己」。2 她對掙扎的見解別具洞見:3 

用掙扎來描繪生命成長,實屬一種「悲哀主義」。然而,掙扎是一種意識——尋索的意識、反省的意識;是一份誠意——堅持的誠意、踏上的誠意。生命中真是充滿掙扎,因為不論在知識、時間或能力上,我們都極為有限。成長亦然,我相信掙扎的過程中是要擺脫眼前的障礙,這過程更是光明和積極的。我們在掙扎中跨過一個接一個的欄;縱使動作未必完美,甚至把欄拖垮,然而面向標竿直跑,至終還是會到達終點。願在此與大家共勉!

  在過去二十多年的牧會事奉中,我深深體會到「屬靈同行」對靈命成長的重要—是在靈命和事奉上經歷許多掙扎、挫敗、困苦之時,得著鼓勵、安慰、提醒、校正、指引的重要途徑。屬靈的師徒關係(spiritual mentoring)是以「屬靈同行」為重心,是與同路人一起「從神支取在靈性、品格及事奉上成長的資源」4 ;是透過與人(同行者/生命導師/屬靈師傅)結連,並在過程中一同與神結連。這樣,就讓我們得以進深與神結連(真知道祂)及與己結連(面對和認識真正的自己);如此就在靈命上不斷成長(參彼後1:1-11)。

  我的個人經歷可以印證以上所言。其實我信主後沒有遇上銳意栽培我成長的導師,大部份時間都是自己摸索,追求成長。在全職事奉的歲月,雖然看見不少牧人及神學院老師的美好榜樣,但也沒有太多被屬靈師傅銳意培育的經驗。當意識到靈命和事奉上很需要有屬靈的同行時,自己就向主祈求。感謝神應允禱告,逐步在我生命中預備了同行者及屬靈導師,讓我透過與人更深度的結連,被傾聽、被明白、被接納,得到鼓勵、安慰、提醒、校正和指引。過程中我得以坦誠面對及認識自己,也有生命的突破;更重要的,是經歷在天父的深恩厚愛裡的真自由和釋放,以致更有勇氣和能力繼續走事奉主的道路!近兩年經驗到一位屬靈導師真誠地聆聽自己過去二十年事奉的掙扎和成敗得失,並在他的引導下回顧過往事奉的幾個歷程,亦將反思聚焦在起初神給我牧養群羊的呼召。是神的恩典,讓我深深體會到天父愛我及關心我這個人的生命成長,遠遠過於自己或別人所看的成敗、得失、榮辱、功過!展望前路,只管聽從主的吩咐:「你跟從我吧!」(約21:18-19、22) 最後,謹以導師介紹我看的一本書,當中給我的啟迪作結,願與主內肢體彼此勉勵和守望:

  盧雲指出:「我常常認為相關、受歡迎、有權勢就是有效事奉的要素。事實上,這都不是召命而是試探。耶穌問:『你愛我麼?』耶穌委派我們成為牧羊人,應允我們所過的生活,就是要我們逐漸地伸出雙手,願意被帶到我們不願意去的地方。祂叫我們從關注相關的生活(being relevant),轉到一個禱告的生活;從受歡迎的程度,轉到共融和相互的牧養職事;從建立在權勢之上的領袖觀,轉到另一種領袖觀,使我們能夠明辨上帝要帶領我們和我們的子民到何處去。」5 

  盧雲在晚年的生命和事奉體會,始於他從神學院二十多年教授牧養及靈修神學,轉到在方舟群體(L’Arche)~位於多倫多烈治文山的「黎明之家」,與身心障礙者一起生活、服侍他們。他個人的生命歷程及其對新世代領袖的期望,深深觸動我,鼓勵我繼續成長、學習成為合神心意的領袖:「一個伸出雙手和選擇向下爬的生命的領袖、一個祈禱的領袖、一個容易受創的領袖、一個信任人的領袖,是我給大家留下的形象,請你們記得這個形象。當大家展望下一世紀的時候,但願這個形象會使你們的內心充滿盼望、勇氣和信心。」盧雲:《奉耶穌的名—屬靈領導新紀元》(香港:基道,2001),頁69。

蕭仲駒牧師
2021年9月12日


Frederick, Thomas V., Dunbar, Scott, and Thai, Yvonne, “Burnout in Christian Perspective.” Pastoral Psychology (June 2018), 267-276.

董美琴:〈從三種關係看教牧生命成長〉《教牧期刊》第19期(2005年11月),頁128。

董美琴:〈從三種關係看教牧生命成長〉,頁131-132。

Rick Lewis, Mentoring Matters: Building Strong Christian Leaders, Avoiding Burnout, Reaching the Finishing Line. (Grand Rapids, MI: Monarch Books, 2009), 13.

盧雲:《奉耶穌的名—屬靈領導新紀元》(香港:基道,2001),頁69。

 

我的心聲(2021.08.29)

【牧者心聲】王慧賢宣教師

在乎我們的心

 沒有安全感的畸形成長

我相信我們每一個都希望遇到能幫助我們脫險、危難中扶持我們的天使,而不是孤軍作戰。奈何於弱肉強食的世俗中,我們卻很害怕坦露於人前,以致或多或少刻意隱藏自己的缺點,或是放大自己的優點,去增加安全感和求生力能。

 一個瞎子和癱子的正面教導

早前蕭牧師在群組中分享靈修,內容勵志感人,給予新角度去檢視自己的缺點。分享提到一間屋子突然起火,裡面的一個瞎子和癱子因本身的殘疾未能立時衝出火場;聰明的瞎子在危急中就背起了癱子,由癱子指揮,二人在互補不足、同心協力下最終成功脫離火海。缺點或是永久的殘疾不一定是遺憾,在彼此配搭下也可得著美好果效。

我思考:為何缺點不再成為限制?因為我們現以肢體互稱,即各人各有特色:有人是手、有人是腳,我們的不同為要促成耶穌計劃 – 建立基督的身體。這樣當我們見到肢體不是我們(心目中的)神級隊友時,我們也不會視為豬隊友,而是耶穌給予我們彼此建立機會。如是者,我們不會對人嚴苛,反以服侍的心共建神級團隊,將肢體視為體面而不是鄙視厭棄。願意接納別人不同,放下挑剔眼光,付出愛心關懷,扶助隊友,使你的隊友成為體面就是滿足耶穌心意。

 一個瞎子和癱子的反面教導

同是一個瞎子和癱子,拉比卻講述了一個反面故事:園子裡聘用了瞎子和癱子為園丁,癱子見果子成熟就萌生貪念,游說瞎子讓他踩到其背上,成功偷摘果子。此事被園主揭發,質問下瞎子和癱子互相抵賴,最後二人都判為有罪。

頑皮的讀者會說這也是互補不足、同心合作的果效。所言甚是!但結果卻有違耶穌心意。拉比認為每個人心中有善的衝動和惡的衝動,人若行善就必須讓善的衝動操控自己,拒絕隨一時感覺而行。這素質需要長時間培育,刻意實踐,拒絕容讓惡念操控自己。什麼是惡念呢?就是不敬畏上帝即對犯罪無所謂。

 

牧者心聲(2021.08.22)

【牧者心聲】王慧賢宣教師

在乎我們的心

 沒有安全感的畸形成長

我相信我們每一個都希望遇到能幫助我們脫險、危難中扶持我們的天使,而不是孤軍作戰。奈何於弱肉強食的世俗中,我們卻很害怕坦露於人前,以致或多或少刻意隱藏自己的缺點,或是放大自己的優點,去增加安全感和求生力能。

 一個瞎子和癱子的正面教導

早前蕭牧師在群組中分享靈修,內容勵志感人,給予新角度去檢視自己的缺點。分享提到一間屋子突然起火,裡面的一個瞎子和癱子因本身的殘疾未能立時衝出火場;聰明的瞎子在危急中就背起了癱子,由癱子指揮,二人在互補不足、同心協力下最終成功脫離火海。缺點或是永久的殘疾不一定是遺憾,在彼此配搭下也可得著美好果效。

我思考:為何缺點不再成為限制?因為我們現以肢體互稱,即各人各有特色:有人是手、有人是腳,我們的不同為要促成耶穌計劃 – 建立基督的身體。這樣當我們見到肢體不是我們(心目中的)神級隊友時,我們也不會視為豬隊友,而是耶穌給予我們彼此建立機會。如是者,我們不會對人嚴苛,反以服侍的心共建神級團隊,將肢體視為體面而不是鄙視厭棄。願意接納別人不同,放下挑剔眼光,付出愛心關懷,扶助隊友,使你的隊友成為體面就是滿足耶穌心意。

 一個瞎子和癱子的反面教導

同是一個瞎子和癱子,拉比卻講述了一個反面故事:園子裡聘用了瞎子和癱子為園丁,癱子見果子成熟就萌生貪念,游說瞎子讓他踩到其背上,成功偷摘果子。此事被園主揭發,質問下瞎子和癱子互相抵賴,最後二人都判為有罪。

頑皮的讀者會說這也是互補不足、同心合作的果效。所言甚是!但結果卻有違耶穌心意。拉比認為每個人心中有善的衝動和惡的衝動,人若行善就必須讓善的衝動操控自己,拒絕隨一時感覺而行。這素質需要長時間培育,刻意實踐,拒絕容讓惡念操控自己。什麼是惡念呢?就是不敬畏上帝即對犯罪無所謂。

 

牧者心聲(2021.08.15)

【牧者心聲】鄭海傑宣教師

我在選手村的13天

疫情下舉行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似乎沒有半點影響香港運動員奪標的決心,香港隊更以歷來最好的成績凱旋歸來,讓每一位香港人感到自豪,亦為香港人帶來近年少有的正面訊息。隨著東京奧運會在上周閉幕,緊隨的「殘疾人奧運會」將於下星期二(24/8)揭幕,來自全球近四千名的選手齊集日本,他們毋懼自身的殘障,透過體育比賽向全世界展示「挑戰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請大家要繼續支持香港運動員!

2011年8月1日,我與兩位神學生(一位是實習神學生Cowie,另一位是準神學生Camus)籌辦的「少年門徒」正式開始了!這個門徒訓練的構思,是將十二門徒與耶穌一起生活的3年濃縮至6天,包括:「主召門徒」、「隨走隨傳」、「服侍友鄰」、「最後晚餐」、「苦路十架」及「主顯復活」。經過面試之後,我們揀選了曾可陶、馮菁然、黃意得、林惪薏、李愷琪、佘汶蔚、周樂瑤、莊潔虹、鍾禮謙、邱梓晉、林栢欣、廖浩田和馮㻖賢成為「少年門徒」;就此,我們一起生活了6天,當中我們深深經歷上主的同在和引領。

說起香港運動員,承蒙上主的恩待,我於2010年入選香港輪椅籃球代表隊,參與在廣州舉行的「亞洲殘疾人運動會」,感恩當年得到合一堂的祝福和支持,讓我可以暫時放下教會的事奉,在那13天專心一意代表香港比賽。

就如一般國際賽事,所有參與亞運會的運動員都要入住選手村,殘疾人士選手也不例外。那年選手村的宿舍是新建成的,大會只提供最基本的床和枱櫈,沒有空調,沒有洗衣機,沒有電視機,沒有電腦,也沒有Wi-Fi,但感恩有電腦借用的資訊科技中心距離宿舍不算太遠,推輪椅10分鐘就到達,起碼可以上上網1 ,發發電郵,否則每日只是訓練和比賽,雖說只是13天,但也會令人悶透。感恩當時的同房和我頗投契,閒話家常中也有機會談談信仰、傳傳福音。

猜一猜住選手村時最有趣的時刻是甚麼?就是用膳時間!選手村的食堂很大,差不多有新港城中心中央廣場的十多倍,當中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包括經「清真認證[ 經過清真寺或伊斯蘭協會等組織的認可才能食用的材料,因《可蘭經》明確規定「禁止吃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真主之名而宰殺的動物」。]」的食物,每款食物都有註明它所含的熱量及主要材料,而且全部食物和飲品都是免費!當中,最受歡迎的美食單位是來自美國的代表,因為她派出「麥當勞」應戰,雖然只得六款套餐,但由於叫完餐後不用付費,給人一種合法食「霸王餐」的感覺,非常有趣!然而,若連續39餐都吃「麥當勞」,再有趣都會變得沒趣。

大會除了供應飲食和住宿給運動員,亦很貼心地送上一件羽絨背心,令沒有預計氣溫驟降至兩度的我,不至「冷得我騰騰震呀~」可是這件背心怎樣也不及關於爸爸的行動溫暖。話說當我致電回港報平安的時候,媽媽告訴我,因中風而行動不便的爸爸看了天氣報告,知道廣州氣溫將會急降,擔心我沒有帶足夠的衣物禦寒,就嚷著要帶衣服上廣州給我,要不是媽媽極力阻止,爸爸可能真的在途上了。在電話聽筒另一端的我已感動得熱淚盈眶,彷彿感受到朱自清看著爸爸背影的心情,即使身處嚴寒的選手村,也頓時被一股暖流溫暖著。

在一天的靈修默想中,思想到我爸爸雖然未有送上外衣,卻已經使我感動非常;而我們在天上的父,祂不是拿外衣給我們,而是將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賜給我們,因著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為我們成就救恩,為這個不公平、不公義的世界帶來盼望和改變。默想著天父的厚愛,教我如何不感恩?! 對我來說,住在選手村的13天,沒有事情比這默想中的得著更有意義了。

鄭海傑宣教師


1 那些電腦並沒有翻牆軟件,因此用不到當年最受歡迎的面書(Facebook)、YouTube等網站。

 

主任牧師的話(第十二期)

【當代宣教大覺醒 – 上帝的宣教使命】許開明牧師 宣教大覺醒   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本堂將於今月 …

繼續閱讀

牧者心聲(2021.08.08)

【牧者心聲】何祐生宣教師

斷.捨.離

 

  《歌羅西書》三章,保羅有幾方面的提醒,「當求在上面的事……思念上面的事……因為你們已經死了」(3:1-3),「現在你們要棄絕這一切的事……因你們已經脫去舊人和舊人的行為,穿上了新人」(3:8-10)。

  「生」與「死」是兩個極為截然不同的「狀態」,「舊」與「新」也是很大的對比,或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保羅對信徒,對今天的信徒的要求,可能有人認為是困難的。

  《慧眼禪心》(英文書名為“ONE MINUTE WISDOM”)一書輯錄了一則對談,名為「重生」:

「與你的過去一刀兩斷,你就會大徹大悟。」師傅說。
「我正在一步一步地努力」徒弟回應。
「成長是慢慢累積起來的,徹悟卻是在剎那間成就的。」師傅說。
師傅接著又說:「躍過去!三步兩步,是跨不過懸崖斷壁的。」

  師傅明顯地看出徒弟對「過去」念念不忘,要求他一刀兩斷!可惜弟子還找借口「我正在一步一步地努力」來掩飾。

  保羅和師傅都明白信徒或我們,都是迷戀過去、情留地上!

  有人會問:「我們如何才能與過去一刀兩斷?或穿上了新人?」

  保羅要求信徒斷捨離的是「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就如淫亂、污穢、邪情、惡慾,和貪婪……棄絕這一切的事,以及惱恨、忿怒、惡毒、毀謗,並口中污穢的言語。不要彼此說謊」(3:5-9)因為這一切敗懷的人性,是屬那「悖逆之子」的,更不應在信徒生命中出現。

何祐生宣教師
2021年8月8日

 

第十六屆差傳年會-擁抱差傳PNO

日期:2021年8月29日 (主日)時間:下午2時30分至5時形式:實體及網上直播同步進行內容:敬拜讚美、主題 …

繼續閱讀

牧者心聲(2021.07.25)

【牧者心聲】蔣慧民執事

在敬拜中體認上主的臨在

  作為信徒,我們都敬拜上主。廣義的敬拜是以上帝為主的生命,尊崇祂,順從祂;而狹義的敬拜多數指群體聚集,向神獻祭,感謝祂,歌頌祂。

  來十一6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因為到上帝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上帝,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到主跟前敬拜,首先是信上帝,尊崇祂為至高,配得敬拜稱頌。當人與主相遇,人能謙卑受教,上主的能力與恩福也臨到他,更新他。

  雅各當日出逃(創二十八10-22),在路斯露宿,枕着石頭睡了,夢見天梯及上帝向他許諾賜福他和他的後裔,雅各驚覺主的臨在而敬畏,立石澆油為記
(並將該地命名為伯特利──上帝的殿),並許諾奉耶和華為主上帝,並必作十一奉獻。這歷史事件可供信徒思索與主上帝相遇,必然起敬畏之心;而以賽亞見主在寶座上(賽六1-8),與聖主相遇,驚覺不潔,認罪蒙赦,更回應接受差遣。

  耶穌在馬太福音許諾: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十八19-20)在以馬忤斯路上兩個門徒在談論耶穌受難之事(路二十果13-35),耶穌就如所諾親自同行,分解聖經,叫沮喪的心得火熱,在擘餅中展新視野,門徒更新而立而起回耶城報訊。

  信徒敬拜,要倒空自己,信靠主聖靈,專心參與敬拜中每一程序,誠摯認罪,全心感恩,全情頌讚,並細心聆聽上帝的聲音:這會在程序中的任何部分,或許在祈禱、詩歌、讀經或講道,聖靈隨己意賜福引導;信徒要求聖靈光照,邀請聖靈內住。如耶穌在雅各井旁與撒瑪利亞婦人談道(約四21-24)指出天父尋找以聖靈及真理敬拜祂的人,人必須如此敬拜,才蒙悅納。

  信徒心中信有上帝,聚在一起同心並按祂的心意,靠真理(基督)與聖靈敬拜,上主應許與他們同在。惟願你每逢敬拜的時候有這種醒覺,這樣體認。阿們。

蔣慧民執事

 

牧者心聲(2021.07.18)

【牧者心聲】蕭玉芳宣教師

加油!

  上兩個禮拜日在沙田發生一宗嚴重及致命車禍:一位小巴司機遭受另一位私家車司機懷疑違例衝紅燈而導致死亡。很可惜,因人的一個疏忽,造成無法挽救的後果。一條寶貴的生命就此被奪去。這讓我想起「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發出」(箴 4:23)。誠然,管束及對付自己的內心,不讓它隨心所慾,在信徒的成長路上是需要及重要的。

  其實,面對自己,發現自己也是我們成長的一部份。這讓我想起最近一次默想詩篇的經驗:詩人表示「我的敵人何其加增,有許多人起來攻擊我」,詩人指出在他的生命裡有許多敵人、仇人。詮釋時,我們可以理解這些敵人不單是指某個真實人物,它亦可以比喻為個人生命中令我犯錯,破壞我和神、和人,甚至和自己關係的弱點。

  當我反思自己生命存在的缺點或是弱點,一個個的項目浮現在我腦海中,面對眼前寫下的清單,這個發現原本足以令人沮喪不已。但感謝主,那刻,我明白當主向我顯示我的不足時,不是要叫我無地自容,叫我沮喪,但祂也不願意我漠視自己的缺點,就如昔日主和行淫時被捉拿的婦人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了」。相反,祂要醫治我,使我認識「但你—耶和華是我四圍的盾牌,是我的榮耀,又是叫我抬起頭來的」(詩3:3)。這裡「叫我抬起頭來的」指賜予勝利,恢復尊嚴,這個發現是主對我生命的修剪,好叫我藉着主耶穌的救恩恢復我在被造時原有的榮光。但我是否有榮光在乎我面對仇敵(缺點)時採取怎樣的態度?是去靠主對付它,讓主介入、更新?還是依然故我,以「我就是我」拒絶改變,拒絶成長??此刻,我選擇祈求主的醫治,並靠主立志。

  弟兄姊妹,期盼我們都不停止追求,立志不再被「仇敵」攻擊成功,相反,在「仇敵」攻擊時,能堅定靠主,「因為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發出」。願你的生命更深經歷主大能的改變,發出主的榮光!

蕭玉芳宣教師